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快速、有效地止血是战争急救、意外急救和外科手术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新型的生物质材料在该方面展现出广泛而独特的应用价值。然而,近年国内外研制的止血剂或敷料存在缺陷较多,或止血效果不佳,或生物相容性较差。特别是发生伤口较深或创面较大的出血,绝大多数止血剂无法在止血同时提供抗菌效果,从而造成高概率的创面感染。因此,研制出一种既安全可靠、止血效果好,又具备抗菌性能的止血材料同时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迫切的生物医药应用需求。本课题基于生物质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SA)、羧甲基壳聚糖(CMC)、胶原(Collagen),采用氯化钙做交联剂,通过乳化交联—喷雾干燥法,制备出可吸收止血微球(CSCM)。然后在该制备工艺基础上,添加盐酸小檗碱作为主要抗菌成分,制备得到新型抗菌复合可吸收止血微球(CSCM-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表征;通过体外评价实验,溶胀降解性能分析、血小板作用分析、溶血率、抑菌试验等,以及体内安全性检测、皮内刺激测试、大鼠截尾实验、细胞毒性、创面修复等对CSCM和CSCM-B系列止血材料进行止血性能、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等探究。首先,通过制备工艺的研究获得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胶原最佳复合配比和工艺条件,从而得到海藻酸钠/壳聚糖/胶原复合材料(CSCM)。SEM分析显示CSCM呈现空心球状结构。经粒径分析表明平均粒径大小为39.33 μm,且90%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9.60 μm以下区间。在止血性能评估的大鼠截尾实验中,CSCM的凝血平均时间为(249.2±44.7 s),较对照组商业止血微球(370.0±43.1 s)和纱布对照组(428.0±83.3 s)止血时间明显缩短。在溶血实验中,CSCM的溶血率为0.83%,远低于5%(药典标准),表明CSCM无溶血反应,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在皮内刺激实验中,注射24 h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PBS浸液组刺激指数为0.05,橄榄油浸液组为0-0.05与空白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该CSCM具有非常轻微的皮内刺激。体内安全性检测中植入SD大鼠体内的CSCM在7天内检测时已远远低于植入时的体积,42天内完全降解,且在此期间对体内各项生化和免疫指标的检测表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然而,该材料无明显的抗菌效果,因此对该止血材料进行改良。在原工艺基础上,按一定比例(SA/CMC/C总质量的1%、5%、10%)分别加入盐酸小檗碱,进一步复合制备得到海藻酸钠/壳聚糖/胶原/盐酸小檗碱复合材料(CSCM-1B、CSCM-5B、CSCM-10B)。SEM分析显示CSCM-B系列微球也呈空心微球状结构,外表面相对粗糙,平均粒径为81.69 μm,略高于CSCM组。在体外溶胀降解实验中,CSCM-10B的溶胀倍率最高(5500%),以及初期(15~30 min)最快的降解速率。在止血实验中,CSCM-10B的凝血平均时间为(180.0±6.0 s),效果优于CSCM(249.2±44.7 s)以及CSCM-1B(209.0±42.0s)和 CSCM-5B(217.0±26.0s)。同时,分析其对血小板作用。在细胞毒性(MTT法)实验中阳性对照市售止血剂和CSCM-10B无论是在低浓度下(10μg/mL)还是高浓度(100 μg/mL)下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在抑菌实验中,相同浓度下对比 CSCM、CMPHP、CSCM-1B、CSCM-5B 和氨苄西林(Ampicillin),CSCM-10B 都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效果。通过以上实验,制备了可吸收止血微球(CSCM)和新型抗菌复合可吸收止血微球(CSCM-B),筛选出具有抗菌、止血、低毒性等效果的最优制备方案。该一系列实验证明CSCM-B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止血剂,并为该类新型生物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