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种群网络上传染病动力学建模分析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病始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传播离不开人类的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远距离移动频繁化,促进了传染病快速大范围的传播,例如,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如今正在大流行的新冠肺炎(COVID-19)。集合种群网络是将人类移动和疾病传播耦合起来研究传染病大范围传播的有效工具之一,其每个节点(也称为子种群)表示一个定义明确的空间区域,如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家庭等;边表示连接的子种群之间存在个体移动。本文从建模方法和网络结构两方面,推导和分析了矩封闭集合种群模型,研究了人类多步移动模式以及旅行限制下的移动模式等不同移动模式形成的集合种群网络结构对传染病大范围传播的影响,并将集合种群网络模型应用到新冠肺炎的预测和防控措施评估中。在方法上,基于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从理论上给出了异质平均场模型的数学推导,解决了异质平均场模型的根基问题;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移动模式形成的网络结构对疾病大范围传播的影响;应用上,基于新冠肺炎的暴发特征和防控措施,考虑到家庭聚集性,建立了基于二分集合种群网络的家庭结构模型,评估了隔离和医疗资源对传播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矩封闭集合种群网络模型的导出和动力学分析。二维单点分布下的矩封闭模型与异质平均场模型等价。对于这个矩封闭模型,计算了其基本再生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对于二维对数正态分布下的矩封闭模型,数值模拟表明其存在一个地方病平衡点。对比数值模拟和随机模拟,发现建立的模型对异质平均场模型进行了优化和推广。此外发现迁移率越大,大范围传播速度越快,但迁移率对传播的稳态没有影响。(2)人类多步移动模式下集合种群网络模型动力学分析。提出了第d(?2)邻居和第d(?2)邻居网络的定义,基于集合种群网络及其第二邻居网络耦合而成的网络建立了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得到了与移动模式无关的基本再生数的显式表达式,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研究发现中等转乘率有助于传染病的大范围传播。(3)双向旅行限制下自适应集合种群网络模型动力学分析。根据子种群中染病者的相对密度和双向旅行限制的干预时间,定义了一个自适应集合种群网络;计算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和特殊情况下的最终规模。对比单向旅行限制和双向旅行限制,发现控制染病个体的移动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全局传播,双向旅行限制下的自适应集合种群网络最有助于抑制疾病的大范围传播。此外,网络结构的异质性促进了疾病的全局传播。(4)集合种群网络下耦合隔离和医疗资源的家庭结构模型在武汉市新冠肺炎传播中的应用。模型预测武汉市最终规模为50,662(95%CI:46,234,55,493),疫情将持续至4月25日(95%CI:4月23日,4月29日)。研究发现不隔离密切接触者,最终约87%武汉市民将被传染;在现有防控措施下,从1月23日起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完全集中隔离能将最终规模降低近7,000;方舱医院的启用将最终规模降低了约17,000,将流行时间缩短了10天。此外还发现将大家庭分为多个小家庭,能有效降低疾病最终规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关闭娱乐场所等高聚集性场所有利于控制疫情。
其他文献
采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抗疫志愿者心身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志愿者总体心身状况较好,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但恐惧和神经衰弱症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将抽水蓄能电站运维管理以科学化的方式在管理层面深化研究,进行数字化平台架构设计,构建基于B/S网络架构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类
为确保通航船模的直航试验精度,以湘潭城际铁路特大桥桥区通航试验为背景,分析了船模直航精度对试验的影响,采用改进船模内部元件等方法提高了通航船模的直航精度,并用试验手段说
对《中医学》课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和反思,指出了《中医学》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1)增加教学课时,改进教学方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群体的自然情况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等都
近几年直播电商飞速发展,上半年疫情的冲击,许多商家为了自救在网上开启了直播带货,抖音等直播平台随之崛起。包括,字节跳动申请“抖音电商”商标、云集宣布与抖音签署合作框
<正>1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组成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即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给用户提供一个建筑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的最优解,使客户能得到一个
<正>小麦是枣强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配方施肥技术的科学应用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大力推广,使小麦产量逐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