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50%以上的DLBCL患者对蒽环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有较好的治疗反应,但其余患者预后不佳。因此,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预后参数,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根据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可将DLBCL分成生发中心样亚型(Germinal central B cell like,GCB),外周活化B细胞样亚型(Activated B cell like, ABC),和第3型(type3);ABC型与type3预后相似,但都明显差于GCB型,故将type3与ABC放在一起称为非生发中心样型(Non-Germinal central B cell like, non-GCB).这种分型反映了DLBCL潜在的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但基因芯片检测费时且费用昂贵,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2004年Hans等以CD10、BCL-6、MUM1为标记物将DLBCL分成GCB型和non-GCB型两个亚型,与基因芯片的分型结果较一致,且免疫组化技术进行DLBCL分型有更好的实用价值。DLBCL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国内关于DLBCL的免疫分型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了109例DLBCL病例,分析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国际预后指数(IPI),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0、BCL-6、BCL-2和MUM-1表达情况,并根据Hans模型分成GCB型和non-GCB型两个亚型,旨在探讨中国人群DLBCL的临床和预后特征、免疫学亚型及蛋白表达和预后的相互关系,为DLBCL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2材料和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2年-2008年诊断的DLBCL病例,全部病例根据2008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复习切片,补充必要的免疫组化以核实诊断,最后确诊为DLBCL, NO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非特指型)的109例。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 Vision二步法,对资料完整的100例病例检测了CD20、CD3、CD10、BCL-6、MUM1、BCL-2的表达情况,根据Hans模型将患者区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组(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组(non-GCB),随访全部病例的预后情况。采用SAS 8.2分析统计学软件包对所得的资料进行X2检验、Cox风险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3结果3.1一般临床特点本组病例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最多,中位发病年龄55岁,男女比例2.21:1。发病部位以原发淋巴结最为常见(66例,60.6%),结外发病部位以胃肠道最为多见(20例,18.3%)。临床Ann Arbor分期,Ⅰ~Ⅱ期病例占72%。Ⅲ~Ⅳ期病例约占28%。IPI低危组、中高危组的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8.54%、28.57%。IPI低危组与中高危组相比较,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免疫组化结果100%(100例)CD3阴性;100%(100例)CD20阳性;68%(68例)BCL-2阳性;18%(18例)CD10阳性;59%(59例)BCL-6阳性;35%(35例)MUM-1阳性。3.3 Hans模型分类结果按照Hans模型进行分类,其中GCB起源组41%(41例),non-GCB起源组59%(59例),non-GCB起源组:GCB起源组=1.44:1。GCB起源组和non-GCB起源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5.71%和4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长期生存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3.4蛋白表达与预后BCL-6阳性组长期生存状况明显优于BCL-6阴性组(p<0.05);non-GCB组患者中BCL-2阳性组生存状况明显比阴性组差(p<0.05);而GCB组患者中,BCL-2阳性组生存状况与阴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UM1、CD10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4结论4.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中老年人发病为主,临床病程呈侵袭性。可分成GCB起源组(41%)和non-GCB起源组(59%),在我国non-GCB起源组较多。4.2 BCL-6蛋白的表达和IPI指数为独立的预后相关因素,4.3 BCL-2蛋白表达为non-GCB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