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大鼠急性脑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合生物素染色技术和神经药理学手段研究尼古丁对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频率、膜电位及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机制。[材料与方法]生后14-21天(Postnatal day 14-21, P14-P21)的Wistar雄性大鼠,使用异氟烷麻醉后断头取脑,使用振动切片机制备厚度为250 μ m内含PVN的下丘脑切片。在室温下,将下丘脑切片置于冲95%02和5%C02混合气体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1小时以上。人工脑脊液由以下成分构成(in mM):118 NaCl,3 KCl,1 MgCl2.6H2O,1 NaH2PO4.2H2O,25 NaHCO3,10 D-Glucose,2 CaCl2; pH:7.3-7.4,渗透压为295-305 mOsM。记录电极内灌装10微升电极内液,电极阻抗为4-6 M Ω。联合全细胞膜片钳、生物素染色和神经药理学手段研究尼古丁对PVN神经内大神经元自发性放电频率、膜电位和sIPSP的影响。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是通过Axon-700B膜片钳放大器、Digidata 1400A系列数模转换器、Clampex10.4数据包和电脑来实现的,数据采集后存于移动硬盘和DVD光盘用于分析,只有记录完整且基线稳定的实验数据用于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束后切片用4%多聚甲醛固定,用ABC试剂盒进行染色,封片,照相,分析记录细胞的组织学特征。电生理实验数据分析采用Clampfit 10.4软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下,灌流尼古丁(1μM)可导致38.7%的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放电频率降出现可逆性降低,伴有膜电位超极化。(2)尼古丁对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自发性活动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存性,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17μM。(3)尼古丁对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自发性活动的抑制作用对河豚毒素(TTX,0.5μM)敏感,同时TTX可阻断神经元自发性动作电位的发生以及尼古丁诱导的膜电位超极化。(4)尼古丁可显著增加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抑制性突触电位(IPSP)的发生频率,但不增力IPSP振幅。[结论]本研究表明尼古丁通过增加抑制性传入而降低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自发性放电频率,提示尼古丁可通过突触前行为抑制PVN神经内大细胞神经元活动,并参与调节PVN神经元内分泌调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