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中村”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房屋拆迁引起的居民自焚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征地拆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治理问题,更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近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究其“城中村”问题存在的根源,从内在本质上分析可知,其形成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城中村”问题的最终彻底解决需要破解“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从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入手,通过从法律、法规等政策规章制度上采取措施,实行城乡统筹下的“城乡一元化管理体制”,以解决城乡居民在户籍、教育、保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城乡各种资源在空间范围内能够合理有序流动,城乡居民能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外在形态上来看,“城中村”的道路、环境卫生、消防、垃圾回收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再加上有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以及一些不法分子居住在“城中村”,乡村社会管理又没有跟上,造成村内社会治安环境非常差,“偷、抢、盗”时有发生,使其成为“黄、赌、徒”的温床,城市的“毒瘤”,引起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的治理问题近来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焦点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为背景,并结合贵阳市“城中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城中村”的治理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治理,“硬件”的治理包括“城中村”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环境卫生、消防、垃圾回收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治理以及“城中村”、“棚户区”房屋的拆迁改造。“软件”的治理将涉及到社会管理制度、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治理。本文在“城中村”治理的“硬件”选择方面主要以“城中村”整体的拆迁改造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软件”的选择方面以“城中村”存在根源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城乡居民在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为线索来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城中村”治理相关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治理与善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了贵阳市“城中村”治理过程中基层政府、村集体、村民、开发商、农民工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针对贵阳市“城中村”治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复杂关系,以及对它们在治理过程中各自所能发挥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深入分析,再根据贵阳市“城中村”密度大、分布广、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多主体参与的“城中村”可能的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作为一种可能的“城中村”治理路径选择。本论文的目的是在对贵阳市“城中村”治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贵阳市正在进行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并对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展开理论思考,以期达到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到积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