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处理法在污水处理上应用广泛,活性污泥内的原生生物与细菌是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水中总磷、总氮、降解有机物的主要工作者。活性污泥内的原生生物与细菌是随着地区的污水浓度、气候条件、工艺特点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地区、不同工艺的活性污泥内微生物菌种的组成成分并不相同,受温度、进水浓度、pH值、溶解氧的影响会产生变化。本文以伊春地区CASS污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基地,通过对9个地区北京MBR和A/O工艺、天津MBR和A/O工艺、广州A/O工艺、深圳OD工艺、山东德州A/O工艺、山东东营A/O工艺、广州OD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成熟活性污泥菌种在实验室中最宜生长条件下的培养,筛选出处理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活性污泥菌种进行生理化研究与优势生物成分比例的计算,从而得出最佳处理效率活性污泥内的优势生物组成与成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培养条件下,2号反应器内出水水质变化不大,SV30仍不增长,生物观察时发现大量游离生物。7号8号SV30集聚生长,生物镜检时发现轮虫,丝状菌大量产生。6号氨氮、总氮处理能力下降,加入纳氏试剂时水体逞淡黄色。本次实验中1、3、4、5、9号反应器在初期培养与模拟生产驯化中,出水水质优良,活性污泥生长良好,沉淀后泥水有明显分离,水体未发现游离生物,适合实际生产需要。生物观察分析显示,对1、3、4、5、9号反应器内活性污泥进行生物观察与基因测序判定,分析5个反应器中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所占的比重与在污水处理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最佳处理效率活性污泥内的优势生物组成与成分:聚磷菌属(29%)、变形菌属(11%)、、拟杆菌属(10%)、亚硝酸氧化菌属(5%)、氨氧化菌属(5%)。原生生物在处理效果最佳时所占的比重为:鞭毛虫28%、轮虫3%、纤毛虫69%的活性污泥为处理效果最佳的各种微生物含量比例。配置活性污泥,配制出聚磷菌属(29%)、变形菌属(11%)、、拟杆菌属(10%)、亚硝酸氧化菌属(5%)、氨氧化菌属(5%)、鞭毛虫28%、轮虫3%、纤毛虫69%的活性污泥在10号反应器内培养,初期采用最宜生长条件培养,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改变进水条件与环境因子培养,进水采用伊市朗乡镇镇内生活污水,反应器10号移至室外,观测污水处理效率,对活性污泥内微生物进项生物观察与统计,处理后水质达到国际一级B排放标准COD去除率为86.55%、氨氮去除率为95.75%、总磷去除率为94.57%、总氮去除率为92.55%,污泥内优势生物成分与实验结果相同。投入生产使用后常规检测三个月各项污染物平均去除率为,COD-86.3%、氨氮-97.89%、总磷-93.57%、总氮-95.35%。三项对出水水质的检测与储率效率的计算得出,通过实验筛选出的10号活性污泥能够满足伊春市CASS污水处理工艺生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