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小蠊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是优势危害种群。目前,化学防治中的毒饵是控制德国小蠊的主要措施。随着新型毒饵的使用和抗性的产生,很有必要对毒饵的两大组成成分—卫生杀虫剂和基饵进行研究,以了解抗性的产生除了与杀虫剂本身的选择压力有关外,是否与德国小蠊敏锐的嗅觉、触觉等感受器对杀虫剂的感知,进而产生躲避行为有关及饵剂的某些组分对德国小蠊取食行为的影响,同时监测德国小蠊不同种群对常用毒饵杀虫剂的抗性及行为选择。研究结果可初步了解行为在德国小蠊抗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既能够指导毒饵杀虫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又可以拓展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机制研究思路,为德国小蠊的防治提供治理策略。1、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区别的体征研究取德国小蠊的单卵荚进行饲养,逐日观察并记录其蜕皮和龄期发育进度,测定若虫的头宽、体长及体重等生物学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其主要体征值来确定若虫龄期。结果表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不同龄期间的体重变化最明显,其次是体长。因此可根据体重、体长和头宽,对个体的龄期进行综合判断。在饲养条件下,德国小蠊若虫共经历6个龄期,德国小蠊的龄期与头宽、体长或体重间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39、0.9854、0.9879。2、德国小蠊对胃毒剂抗性测定的条件和基饵以德国小蠊雄成虫为试虫,测定光照、食物的几何位置以及饥饿程度对食物选择的影响;以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德国小蠊为试虫,以取食次数和停留时间为指标,分别筛选,取其喜欢的食物为基饵。结果表明,弱光对其雄成虫的取食有利;相同条件下,食物的几何位置对雄成虫的取食无显著影响;将低龄(L1+L2)、高龄(L4+L5)和雌雄成虫分别饥饿2d比不饥饿、饥饿1天和饥饿3d,对食物的选择差异都明显,饥饿2d测定食物的差异较好,对食物的选择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面包、猪肉松>奶粉>鼠料、饼干>麦芽糖>大豆粉>番茄酱、小麦粉。因此,可以选择猪肉松或面包为基饵,开展胃毒剂的抗药性监测。3、不同种群德国小蠊对氟虫腈和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不同饥饿状态下我国不同地区德国小蠊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推荐剂量的LT5o及对常见杀虫剂的LC5o,结果表明:江苏种群在不饥饿条件下对猪肉松1%乙酰甲胺磷饵剂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济南种群在饥饿条件下对面包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在不饥饿的条件下对0.05%氟虫腈猪肉松饵剂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但在饥饿条件下,实验室种群选择猪肉松饵剂;实验室种群、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德国小蠊在饥饿和不饥饿的条件下以面包和猪肉松为基饵的1%乙酰甲胺磷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差异,且在不饥饿的条件下表现出强的耐受性;只有济南种群在饥饿和不饥饿条件下对0.05%氟虫腈面包饵剂没有表现出敏感性差异,其它情况下均表现出明显敏感性差异;氟虫腈饵剂抗性结果显示:以猪肉松为饵剂,实验室种群、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LC5o和LC95均无显著性差异;以面包为基饵,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毒力无差异;乙酰甲胺磷饵剂抗性结果显示: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毒力无差异,并且以猪肉松为基饵的毒性更高。4、不同种群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行为选择在室内用基本的自然选择法观察记录江苏和济南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氟虫腈、乙酰甲胺磷和溴氰菊酯推荐剂量饵剂的行为趋向性,结果发现:江苏和济南种群的德国小蠊,不管是面包还是猪肉松为基饵,在行为选择上更趋向于含有乙酰甲胺磷的毒饵,且差异显著且趋向于不含有溴氰菊酯的毒饵,且差异显著;但两种地理种群对0.05%氟虫腈的行为反应不明显,适口性和引诱力不统一5、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的条件为:试虫:肢体齐全、健康活泼的雄成虫;饥饿处理:2天;实验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60±5)%;光照:弱光,光照度一致;基饵:猪肉松、面包。方法:胃毒法(以制备0.05%氟虫腈面包饵剂为例):秤取面包5g,在研钵中碾碎,用硫酸纸研匀。在面包上滴加5mg/mL(0.5%)的氟虫腈0.5mL,注意滴加均匀,搅拌均匀,阴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