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越南文化的开放政策,越南近几年的音乐也开始走向了快速发展之路,在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领域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音乐学理论则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越南音乐史学的研究,在越南国内鲜有人问津。本人作为越南籍学生,希望能依托中国音乐学院和越南胡志明市音乐学院两个学术后盾,从中越文化交流中的典型乐器——外传弹拨乐器作为切入点,力图探索、剖析中国音乐文化圈对越南音乐的影响,填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音乐文化交流相关研究薄弱这一空白。全文除绪论、结论外,分为六章,最后是参考书目。绪论中陈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这部分强调关于各种弹拨乐器流变轨迹研究,经众多学者的研究考证,成果颇丰,部分研究成果已达成共识。但是对越南外传弹拨乐器在历史变迁、形制构造方面究竟有何影响,在越南本国及东亚各国都没有详尽而系统的研究。所以这篇论文也将为中国音乐学界更好地了解越南音乐,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第一章,越南著名音乐学者陈文溪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越南传统音乐,巴黎—1962》(La musique Vietnamienne Traditionnelle. Paris,1962)及《越南琵琶的倾诉,2007))中认为与10世纪琵琶、筝、月琴、二胡等传到越南的。其依据是以越南河北省仙山县佛迹寺1057年建造该、寺立柱上十一世纪初的浮雕(一尊浮雕,其中有弹琵琶、月琴、筝等者),由此认为琵琶、月琴、筝等最晚于10世纪已经出现在越南了首先,本文在诸多证据的支持下,尤其通过越南、中国的史料,得出琴、琵琶、五弦等的乐器更有可能是由扶南国(现越南南部)传入在林邑国(现越南中部一带)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传入时间最晚在公元5世纪。这一论证推翻了越南以此陈文溪教授与即琵琶、筝、月琴、二胡等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传入越南为代表的现有的较为普遍的观点。第二章,通过详细的分析,指出中国弹拨乐器与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名称及外形的关系。第三章,介绍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形制、演奏方法及其使用场合。通过介绍越南各种传统戏剧和民间音乐,窥探越南外传弹拨乐器在其中的使用情况。第四章,本章强调越南音腔、音阶、特有的调式转换等是越南各类传统音乐中外传弹拨乐器的音乐特征的成因。第五章,“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本章是笔者在中国、台湾、越南北、中、南部等的地方对乐器进行考察、对师生各种乐器专业及民间艺人采访的资料。第六章,从越南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影响、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特色,来深入探讨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形成原因及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