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资关系法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显示出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日益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工会还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无法在劳动者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改善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从法律角度来看,劳动者没有改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有效途径,在集体谈判中没有足够的谈判砝码,因而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不断增大,影响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整体的购买力较弱,长久下去,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因此,国家有必要对劳资关系进行规制。文本从法律实效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指出法律的目标应当是效率,效率是群体的正义。法律博弈论可以使得法律目标与法律效果达到统一。通过对美国劳资关系法的博弈分析,总结出美国在处理劳资关系方面的成功立法经验:既赋予罢工权,又避免罢工现实的发生。这对我国劳资关系法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提出问题和本文所要达到的目的,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进路。第二章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法律实效主义。实效主义的思想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其所采取的方法论是效果主义。法律对过去和现在关注最终是为了未来,法律的目标应当着眼于未来。法律本身不应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行为,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改善过程,这个改善过程是随着人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其目的最终指向的是人。法律实效主义强调目标先于行动,目标即是衡量行为效果的标准。立法目标与法律的实际效果是否相一致是衡量立法成功与否的标准。第三章在法律实效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律的目标应当是效率,效率是群体的正义。效率所追求的是渐进的改善,使人类不断地向着更好迈进,是法律理想的目标。效率的标准告诉我们,交易成本少的法律就是好法律。问题的相互性让我们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法律的制定。法律博弈论使得法律的目标和法律的效果达到现实的统一。第四章将目光从理论转向美国的具体实践。在美国的众多法律实践中,美国劳资关系法的发展是法律博弈论成功运用的一个突出例子。在本章中着重叙述了美国劳资关系法的发展历史,以及工会的相关情况,从而为第五章对美国劳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进行铺垫。第五章对美国劳资关系法进行博弈分析,由于美国劳资关系法经历了从1935年的《瓦格纳法》、1947年的《哈夫脱—哈拉特法》,到1959年的《兰德拉姆—格里芬法》的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因此本章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三个法律分别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既赋予了罢工权,又避免罢工现实发生的劳资关系法就是有效率的法律。第六章首先指出我国劳资关系法面临的问题,指出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劳动者没有获得改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有效途径,并且工会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劳动者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借鉴美国立法的成功经验,试提出些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克莱因曾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
室温下采用有机溶剂直接从冷冻南极磷虾中提取磷虾油。分别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搅拌速度和提取时间对南极磷虾得油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
北宋名臣欧阳修于皇祐元年移知颍州,从此便对颍州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并最终选择终老于此。欧阳修的颍州情结不仅与颍州的自然风物的丰美、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与欧阳修幼
果树害虫是制约果品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了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几个树种主要害虫发生趋势,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果树杀虫剂登记与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近年
指出了月季切花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从品种选择、繁殖方法、定植、施肥、水分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花期调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措施。
在欣赏英文诗歌时,不仅要欣赏其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情,更要通过分析诗歌的体裁、语音特点及诗的格律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要考虑音位及格律的选择及其与诗歌思想内容的有机
窗作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筑构件,其对于建筑不止是通风采光,更有空间延伸与渗透,塑造建筑空间等作用,作为建筑设计师应认真研究探索通过窗对室内外空间的塑造。
南京是一座教育名城,正在以"新三基"为引领,其中信息化是南京市打造教育名城的一个亮点,而移动学习作为信息化的先锋,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实验中,其中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我们探
本文在幼教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就新时期幼儿教师职业素养要求和养成策略,从教育思想、责任感、爱心、专业能力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诗经学上“先诗后乐”、“能诵且歌”已经成为定论,所以诗的生成、诗的配乐成为古今诗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采诗、献诗之说建筑了诗歌艺术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形式由简单变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