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介语言是语文教学语言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它关系着课程目标向课堂教学目标转化的程度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程度的深浅。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对语文教学语言的中介语言的专门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语文教学中的中介语言为研究对象,循着中介语言的概念、特点、功能、在教学文本中的生成并最终提出基于学生诉求的中介语言形式优化策略的思路逐一展开研究。在研究时,运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采录了研究者自己的教学实录、名师课堂实录以及对学生的访谈;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采用归纳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本研究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的难点是教授文学文本时中介语言的生成。研究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在理论上探讨语言生成的机制并对中介语言生成的过程做整体的描述。第二,具体的探究教师个性化阅读与中介语言的相关之处:一是呈现与教师解读文本有关的文学观、阅读方式;二是探究教师解读文学文本过程中哪一部分解读结果可以成为中介语言的素材。第三,探究包括教材练习导读系统、教参、学者论著、期刊、社会课程资源等其他相关因素与教师中介语言的关系,探究这些因素成为中介语言素材的原因、因素中的哪些内容可以被选为中介语言以及将这些素材呈现的最合适的方式。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对文本个性化体验色彩的解读成果,文学文本独特的价值,教材导练系统以及教参中显露出来的教学目标,教参以及学者论著中对文本空白的填补以及阐释内容,期刊中带有前沿视野或者学生视野的解读成果,部分校外课程资源等都是中介语言的内容素材。探讨中介语言内容生成的过程,实际上也在提出丰富中介语言内容的策略。本研究的重点是优化中介语言形式的策略的设计。研究时首先结合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将中介语言的表达范式分为解释式、描述式、评述式三类并将这几种范式的适用的范围以及每种范式的言语过程进行说明。然后,基于学生诉求,从知识态度、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结合教学实录对教学文学文本的中介语言提出了:利用以点带面思维方式组织解释式中介语言衍生新的课程知识;利用语用学中语法、语义、色彩上的超常搭配使中介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利用语用学上带有主观感情的词语、抽象感情具象化以及叙事学中的自由间接引语等使得中介语言能够更巧妙的表露教师的情感态度等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