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会计及企业产权和企业管理理论进行梳理,认为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变革。因而会计的发展是一系列连续动态的过程,它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发展。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由构成企业的要素即资本、土地和劳动向构成剩余控制权的要素即与投资相关的知识及执行能力转化。产权也由业主所有向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所有转化,相应的管理理论也必然是与最稀缺要素相适应的,即由单纯的对成本最小化的追求逐步转而使最稀缺知识得到最高效的发挥。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我们就必须区分合同权利和剩余权利,而只有复式记账才能区分现金流里的合同权利和剩余权利。在业主制企业中,由于剩余控制权归业主,也就没必要对合同权利和剩余权利进行区分,但随着剩余控制权的转移,对两者进行严格区分就显的尤为迫切。当知识成为最重要的剩余控制权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成为对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因而,企业管理的观念就由“以规模求效益”到“以知识求效益”的转变。相应的会计就由单纯的对成本的核算向管理职能的扩充。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一个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一个附有资本会计制度的企业,也就是,根据现代簿记和结算的方法来确定它的收益能力的一个机构。”因而,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对企业产权、管理理论及会计的演化过程及三者如何相互影响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