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家笔下的世界并不是通过机械地描摹形成的,而是一种经过主客观结合、感悟其内在联系的辩证性的表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辩证哲学一个非常直接的体现,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一系列表现内容与形式上的辩证的对偶范畴,如浓—淡、疏—密、干—湿等等。笔者发现在诸多对中国画的对偶范畴加以分析的成果中,奇与正这对审美范畴很少被提出。关于奇正思想的研究,在兵法中有很多的提及,如“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同时,在文学领域中也有颇多的著述,《文心雕龙》中分别在《诸子》说:“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在《定势》里说:“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体性》说:“雅与奇反”等等。与军事、文学理论中的研究成果比较而言,中国画中的奇正思想的系统研究就比较薄弱了。笔者将把奇正这个对偶范畴作为切入点,对宋代中国人物画进行研究,从宋代人物画人物造型、笔墨、章法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主要结合古代画论及传世画作,以此得出一些有利于日后创作有意义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