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广大语文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而语文新课标又在强调“读写结合”,所以,如何做到有效结合成了广大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总结,并结合新课标的指示,指出了适应时代的“读写结合”应该是“读写交互”,因为这一理念挣脱了以往读写结合中忽略学生心理发展的桎梏,符合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这部分重点在于搜集、整理现有的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归纳这些研究的大致范围,并且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以此作为本人论文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第二章着重分析读写交互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内涵。先是梳理了交互理论的背景、含义及其分类,然后阐明了读写交互的理论依据及内涵,目的就是把“读写交互”与传统的“读写结合”做一个区分,指明这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高层次的“读写结合”。第三章结合了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以及笔者实习期间所做的调查,分析了高中写作教学“读写结合”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来自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教师的问题主要是:一、“不作为”;二、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而导致的(1)教学中缺乏可教授的技法;(2)强调技巧学习,忽视学生情感体验;(3)教学中忽视了素材的积累。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不能从阅读教学中获取系统的作文知识;二、读写结合意识淡薄,不能主动地进行读写结合;三、没有掌握有效的读写技能和结合策略。据此,展开了第四章的论述:基于读写交互的写作教学策略。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大方向: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师的切入点。想要强化“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要努力在教学中体现主体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而实践是最终的落脚点,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体验式的素材积累、可操作的训练方法以及搭建平台,反馈修改这几点切入,以此来使“以读促写”的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最后,笔者把传统“读写结合”指导下的教学课例与“读写交互”理念指导下的案例做了对比研究,指明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现代教学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