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南方言岛作为闽南方言的一种特殊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认识和研究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首次以江苏省境内的闽南方言岛为研究对象,选取宜兴市丁蜀镇上坝村为主要调查点,从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两方面,考察上坝话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预测其发展趋势。首先,文章在总体概述宜兴市闽南方言岛的历史源流和分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坝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俗,着重考察了上坝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探究岛内方言在共同语和强势方言影响下发生的社会功能的变化,揭示当地人语言状况中存在的两种倾向:一方面,许多岛内居民能够并且乐意使用上坝话交流,表现出维护和固守上坝话的强烈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强势方言的包围冲击和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不少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方言,上坝话的使用频率和掌握程度在青少年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其次,文章主要从语言本体出发,对上坝话的语音系统、文白异读、词汇系统以及特殊语法现象进行全面准确的描写和分析;运用科学分类、定量统计等手段和方法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跨方言比较研究,探讨其与泉漳、浙南闽语的异同和与周边方言(浙南吴语、宜兴方言)的关系。以泉漳和浙南闽语为参照,从继承性和一致性的角度来看,上坝话的闽南方言性质仍是比较显著的,集中反映在它的语音系统兼具泉州腔和漳州腔的典型特征,而更接近于前者;泉漳和浙南闽语文白异读的基本格局得以传承;闽南方言的构词因素在整个词汇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颇具闽语特色的代词、量词、副词和虚词及其用法被沿用下来。从发展性和差异性的角度而言,方言岛的存在形态对上坝话的形成和演变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中断了上坝话与泉漳、浙南闽语协同演化的进程,有利于其将一些较为古老的闽语特点保存至今;另一方面其在与其他方言的接触过程中不断磨损和丢失有特征,加快其发展演变。尽管周边方言的渗透尚未引起上坝话的根本性质变,但这一方言岛未来可能会以“突变型”的方式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