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属条件致病菌,在临床的分离率也呈逐年的上升趋势,据我国2006年-2007年的耐药监测网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达到了18.6%,已经占据了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中的第一位,近两年我院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处于我院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中的首位。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天然耐药,并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获得耐药,随着碳氢霉烯类药物选择性压力的应用,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MBL-carry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MBL-PA)所引起的院内感染,其死亡率在逐年增加,而且,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非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non-MBL-carry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non- MBL- PA)引起的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有很多种,但产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beta-lactamase,MBL)是引起其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基因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并容易在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中传播。随着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不断被揭示和认同,MBL已成为目前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热点。为了解我院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情况,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三年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1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Double-Disk Synergy Test,DDST)检测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所产金属酶的基因型及其亚型。另外还对在此期间我院感染MBL-PA和non-MBL-PA的分离率及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和死亡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分离出91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产MBL-PA为24株,产non-MBL-PA为67株。其中MBL-PA分离率为26.4%,占有了很高的比例,分离出的产金属酶株中1株为IMP-1型,其余23株均为VIM-2型,说明我院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基因型以VIM-2型为主。通过对感染MBL-PA和non-MBL-PA的患者死亡率的对比分析表明,感染MBL-PA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non- MBL-PA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而且,产MBL-PA多分布于神经外科,分离率达到了54.2%,应引起相关科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