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皱纹盘鲍97选育群体第6代幼鲍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石莼(Ulva lactuca)、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等四种海藻,就供试鲍生长、存活、贝壳颜色、贝壳色素以及多糖裂解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幼鲍生长、存活受不同海藻喂食影响显著不同处理组供试幼鲍的平均壳长、壳宽和全湿重等参数受摄食藻类影响较大。喂养试验进行120d时,石莼和坛紫菜喂养组各项指标均高于龙须菜喂养组,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龙须菜喂养组的各项指标均最低;海带喂养组的生长参数居中,海带组的壳宽和全湿重显著低于石莼喂养组,壳长和全湿重显著高于龙须菜喂养组。此外,石莼处理组的供试幼鲍壳长、壳宽和全湿重3项指标的日均增长速率均高于其它3种海藻喂养组,其次为坛紫菜组/海带组,而龙须菜组的所有指标均小于其它处理组。喂养120d后,石莼、海带、龙须菜和坛紫菜处理组存活率依次为100%、98.00%、97.33%和92.00%,试验4个处理组的平均存活率达96.83%,部分死亡由于人为因素引起。2幼鲍贝壳颜色形成及其色素组成受不同海藻喂食影响显着幼鲍摄食不同海藻生成的贝壳颜色不同。摄食海带和石莼期间生成的贝壳虽然都呈绿色,但摄食海带的幼鲍生成的贝壳呈褐绿色,摄食石莼的幼鲍贝壳呈翠绿色;摄食两种红藻期间生成的贝壳虽然都是褐红色,但摄食坛紫菜生成的贝壳颜色较暗,摄食龙须菜生长的贝壳则较鲜亮。海带喂养组贝壳粉中色素种类最丰富,其次为石莼喂养组,紫菜和龙须菜喂养组贝壳中含有的色素种类显著少于海带和石莼喂养组。从色素相对含量来看,海带喂养组岩藻黄素的峰最为突出,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峰则相对较弱;而石莼、紫菜、龙须菜喂养组,则叶黄素的峰最为显著。初步表明:藻类所含色素种类与含量和皱纹盘鲍摄食该藻类后贝壳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3饵料对幼鲍消化腺中多糖裂解酶的影响A.饵料对幼鲍消化腺中多糖裂解奠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处理组的幼鲍多糖裂解酶表达丰度有显著差异,海带组消化腺中褐藻酸酶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三组;紫菜和龙须菜组α-淀粉酶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紫菜组的a-淀粉酶相对表达量约为海带组的7倍。B.饵料对幼鲍消化腺中多糖裂解酶的影响海带处理组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约为龙须菜组的7.26倍左右,石莼处理组其次,龙须菜处理组最低;海带处理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约为龙须菜组的4.75倍左右,石莼处理组其次,龙须菜处理组最低:石莼和龙须菜投喂组的洳淀粉酶活性最高,海带处理组其次,紫菜处理组最低。C.多糖裂解酶在食物调换前后存在差异富含褐藻胶的海带可快速诱导褐藻酸酶基因的表达,而龙须菜则诱导洳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初步表明:皱纹盘鲍幼鲍褐藻酸酶、洳淀粉酶、纤维素酶等三种多糖裂解酶均为诱导酶,其基因表达受底物调控,食物的更换可快速诱导相应多糖裂解酶的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