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研究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结合为理论依据,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从古生物特征、岩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测井曲线响应、地震剖面特征五个方面在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地层建立了区域上的四级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框架控制下的沉积特征和生、储、盖组合特征研究基础上,从构造、沉积、成岩、裂缝、油气的运移聚集几方面与油气藏的关系讨论了古龙地区油气成藏机理,综合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的分布规律,并指明了有利目标。层序研究表明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地层为松辽盆地二三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层序受构造沉降、气候、古地貌等多重控制,可划分完整的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界面在古生物特征、岩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测井曲线响应、地震剖面特征方面均有规律可循。研究区姚一段层序充填表现为多物源——北部、齐齐哈尔、西部物源,沉积呈环带分布——受盆地边缘环带状坡折带影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受湖盆可容纳空间控制,席状砂砂层薄,错叠连片,但纵向有夹层泥岩,横向多不联通等几点特点。构造作用研究表明古龙凹陷周边鼻状构造为有利的油气运聚区,尤其龙南背斜处于常家围子向斜和他拉哈向斜之间,而且隆起幅度明显,因此最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勘探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长垣以西系列鼻状构造紧邻生油凹陷,为油气有利的运移指向,但若无断层、岩性等其它条件构成圈闭,油气只能是路过,而聚集于构造位置更高的大庆长垣背斜圈闭之中。断裂在活动期起到通道作用,通过油源断裂的沟通油气运移至储集层,断裂在静止期起封堵作用,一般在断裂拐弯最大处或者断裂交叉处,断裂泥发育,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沉积作用研究表明沉积基准面的变化控制砂体成因类型与空间分布,低水位体系域发育地层超覆圈闭和多类型复合圈闭,水进体系域发育复合岩性圈闭、岩性尖灭圈闭、透镜体圈闭,高位体系域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透镜体圈闭。在层序地层格架中,三个体系域均可发育有利的储集层,但它们在形成油气藏时的作用和地位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盆地边缘斜坡带发育的坡折区有利于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和构造尖灭油气藏;坡折带之下盆地中心部位,有利于形成多类型复合岩性圈闭;研究区南部有利于形成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带。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本地区次生孔隙形成的主控因素为有机质热解生成有机酸和碳酸溶蚀及大气水淋滤作用,并预测古龙凹陷是次生孔隙发育区。裂缝成因研究表明新站地区储层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沉积作用控制下的形成的夹于泥岩中的薄砂层是裂缝形成的岩性基础,在区域构造背景下该区的特定构造演化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新站地区葡萄花油层形成裂缝型储层的特征,储层超压的存在是裂缝形成不容忽视的因素。油气运移聚集的主控分析研究表明超压和浮力作用(动力)与毛细管阻力作用(阻力)双重作用下对油气水运移的影响是向斜低孔低渗滞留油藏纯油、向斜斜坡区中孔低渗半滞留油藏油水同层和构造高部位中孔中渗油水重力分异的关键。通过以上古龙地区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可以看出控制本区油藏类型、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1)砂体类型及空间叠置决定了古龙地区油藏的空间展布及石油充满程度;2)储层类型对油气的控制作用;3)构造类型及所处位置对油气的控制作用;4)断层排列及演化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将古龙凹陷姚一段葡萄花油层由凹陷周边到凹陷内划分为四个油藏带即鼻状构造油藏带、他拉哈-英台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带、古龙-茂兴向斜区复杂岩性油藏带和凹陷斜坡区上倾尖灭-断层岩性油藏带,并指明了有利的地层-岩性有利目标。
其他文献
以城市生活污泥及其蚓粪(蚯蚓处理过的污泥)中提取的水溶性有机物(DO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DOM对土壤吸持重金属Pb、Cd的影响,同时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污泥和蚓粪水溶性有机物存
林斤澜与汪曾祺被称为“文坛双璧”,他们的创作对于现代汉语写作意义重大。林斤澜作品中表现出的冲淡平和之美与幽深孤峭之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又是作家受温州方言与北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骤降,化石燃料对环境气候造成的污染不断加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不同国家在能源林方面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内外能源林的研究进
本文简略介绍了人员出入口防护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使用、维护、关键点及难点、应用及推广、优势及前景等.
彭德怀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彭德怀的一生,有三十多年是在烈火硝烟的战场上度过的。他的戎马生涯突显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崇
世界范围内的缺氧河口及近海海域(又称“死亡区域”)自1960s以来呈指数级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尤其对底栖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改变和危害。我国至今尚未对长江口外存在的缺氧现象
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使用指南》标准发布后,受到了业内人士和机构的广泛关注,笔者基于多年标准化的实践经验,对新版标准中能源评审、能源绩效、能源基准等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