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的旅游流以及游客对资源型景区公益化和高品质的要求,给旅游业发展造成极大压力,微观角度上的景区周边环境空间演变和利用研究为解决这一矛盾和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领域和新途径。山西对资源型景区公益化趋势和品质提升反应敏感,大院民居型景区代表着山西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因此,研究山西大院民居型景区周边环境变化和利用问题,这一主要在旅游影响下发生演化的景区类型,对于研究资源型景区公益化背景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空间布局和空间利用有着代表性和示范意义。本文基于地理学的空间结构理论,以皇城相府景区为实证案例,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景区不同年份的旅游各项收入等指标及景区周边环境不同变化节点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皇城相府景区当前处于发展阶段。景区旅游市场不断拓展,从周边省份到远距离的江苏、上海、北京等市场;广告效应增强,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区域合作,吸引投资;景区接待能力逐渐强化,各类旅游设施建设也趋于完善。(2)景区周边环境收入在景区总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景区周边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景区的持续发展,景区周边环境协调度好的景区,周边环境收入自然高,旅游总收入相应也会增长,反之亦然。(3)皇城相府门票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达到27.71%,近五年中也有年份超过30%,如2012年达到33.20%,2015年达到31.18%。门票收入比重增加,周边环境所占比重势必会降低,这从侧面反映了周边环境收入并未以同门票收入增长相等的比率实现增长,说明景区当前的发展仍然没有打破门票经济的依赖。(4)纵观近几年的游客量,皇城相府景区游客数量增加不明显,游客增长趋势已变缓。在当前“全民旅游热”发展的情形下,各地旅游新意层出不穷,而小型节事的吸引力局限于小尺度的客源市场,仅仅依靠景区原有的旅游形象和一些小型节事活动的举办根本无法实现旅游人数真正意义上的增长。(5)在土地变化幅度上,皇城村1999-2015年建设用地变化最为明显,年动态度达到11.41%,林地、耕地皆有所减少,年动态度分别为1.80%、3.60%。当地旅游业规模的扩大,亟需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发展,从而刺激了各类旅游用地的需求,进一步促使建设用地规模扩张。(6)皇城相府景区周边环境的演变受到地形、水文、政府政策、旅游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表现为沿着河流东西两侧发展,并向村落西侧平坦地区扩展。(7)景区周边环境围绕重点旅游资源向外围扩散,不同的旅游景点通过交通干线连接,促使建设用地呈现“飞地式”扩展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