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克隆了家兔MITF基因第2、4、5、7外显子序列,并将其进行了与人、马、牛、大鼠、鸡等几个物种的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这些外显子片段在不同的哺乳动物中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禽类的同源性较低,只有84%以上,说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相对比较保守。本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以白色獭兔、海狸色獭兔、九疑山兔、比利时兔和闽西南黑兔群体为试验对象,设计引物检测家兔MITF基因中包含五个外显子的相关基因序列多态性,结果发现,引物1、2、5、7对应的扩增片段均未表现出多态,在使用引物4获得大小为255bp的扩增片段中发现一个SNP (C43T)位点,在各群体中表现为3种基因型AA、BB、AB。测序结果显示引物4扩增片段的碱基转换位于5’端的内含子区域,未证实会影响MITF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统计结果表明,白色獭兔群体和九疑山兔群体不处在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其余群体则均处于平衡状态。闽西南黑兔群体和比利时兔群体表现出中度多态(0.5>PIC>0.25),其余群体为低度多态。在家兔MITF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中,以福建黄兔和新西兰白兔的杂交后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生长发育阶段中第4、6、8、10、12周龄的背部皮肤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个时期的MITF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MITF基因在家兔这一生长发育阶段中的mRNA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从4周龄开始,公、母兔的mRNA表达量都出现迅速增长,在6周龄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反映出这一段时期内,随着进入明显的换毛期,该基因也处于活跃状态。8周龄后,公、母兔开始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母兔进入第二个波动期,而公兔则平稳增长,结合性别间的生理变化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不同,引起变化趋势的差异。不同周龄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反映MITF基因在被毛的更换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毛囊生长周期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毛色的形成和变化的调节,是影响毛色的一个重要基因。此外,在分析正常色与黑斑皮肤的表达量差异的试验中发现,黑斑皮肤中MITF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色皮肤,也验证了黑色素的形成和积累可能与MITF基因的表达有关,进而影响皮肤和被毛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