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号召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2017年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生态文明素养教育被人们认可和重视。生态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结合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供的有利条件,力求将生态文明素养教育能有效的贯穿到生物学教学中,以此充分体现出生物学教材的价值和意义,达到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目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查阅了国内外在不同学科、不同教育层次等领域对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现状,比较、归纳了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文明教育等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利用问卷法对石河子市某高中的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贯穿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分别进行了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深入分析了当前教学中贯穿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再次,针对分析发现的问题,根据本校实际开展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情况,为能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素养”贯穿式教育的教学策略,并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了实施反思。最后笔者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说明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展望了未来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发展。本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对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力度不足;学校关于生态文明素养的评价体系有待明确和完善;家庭和社区对生态文明素养教育不够重视。教师对学习与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主动性不高;教师对自身掌握的生态知识满意度有待提升;在应试压力、生态文明教育方法和理论不足等因素的阻碍下,教师对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精神不足。学生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视野较窄;学生具有的生态文明素养亟待提高且发展不均衡;学生具有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反差且学生的生态行为践行度不高。为了在教学中能有效贯穿生态文明素养教育,使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提高,建议以下高中生物学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培养策略:学校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理念;重视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渲染力;加强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培养;构建具有结构性的、层次性的生态文明素养评价体系;开展符合本校发展的校本课程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联合模式。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寻找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教师应发散思维、敢于创新,促进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学生应提高学习生态知识的自主性,促进生态知识的系统化;严于律己,树立“生态文明学生”形象;提高生态活动的参与度,促进生态文明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