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股票市场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表现出交易异常活跃,换手率很高,价格波动的频率高、波幅大等特点,体现出新兴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股票市场波动是市场的常态特征, 但是波动的幅度和频率超过一定界限, 则意味着风险的聚集。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研究股市波动的特征及其原因,有助于理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对其投资决策和我国股票市场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首先利用沪、深两市A股168只股票1994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29日的日收益数据,考察了沪、深两市交易与非交易时刻收益的波动效应。研究发现沪市和深市从周二至周五四天收益的方差是一个交易日日收益的方差的5.06倍和4.97倍。但是在相同的数据期内,中国沪市三天周末(从周五休市到周一休市)收益的方差只比一个交易日日收益的方差大39.9%,深市三天周末收益的方差比一个交易日日收益的方差高52.6%。中国沪、深两市股票收益在交易时刻的波动明显大于非交易时刻的波动。对于股票收益在交易时刻波动明显大于非交易时刻波动的现象,French与Roll提出了三个可能的原因:—在正常的工作日产生的公有信息导致高的交易时刻波动;—私有信息导致高的交易时刻波动,并且只有在交易时刻影响价格;—交易中产生的错误定价导致高的交易时刻波动。公共消息和私有信息不能促使股票收益产生明显的自相关,然而若交易噪声存在,则股票收益应该是自相关的。文中通过分析股票收益的自相关及长期收益的实际-理论方差比率检验。沪市和深市的自相关的研究都表明成立,但是由于平均自相关系数较小,很难衡量其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文中接着计算沪市和深市股票长期持有收益实际方差与理论方差的比率,结果表明,定价误差是造成收益在交易与非交易时刻波动差异的原因之一,沪市大约5%~21%的日收益波动是由定价误差产生。接着本文运用VAR方法来研究中国股市受宏观经济信息影响的程度,样本选用1996年1月至2002年8月之间的月宏观经济数据与股指。研究表明中国股市股票收益受宏观信息影响不超过30%,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不显著。来自宏观政策实证分析方面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对股票市场有显著影响,政策的出台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