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活性剂强化生物修复(SEBR)是最具应用潜力的疏水性有机物(HOCs)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土壤上的HOCs、强化微生物降解HOCs,从而实现修复的目的。但目前SEBR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文研究了多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场地/土壤的新方法,试图为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阐述了SEBR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机制。鼠李糖脂、Tween 8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促进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中细菌富集,PAH降解菌(包括鞘脂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数量增加,细菌群落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大,1-hydroxy-2-naphthoate dioxygenase和PAH dioxygenase large subunit等PAHs降解基因(酶)的相对丰度增加;改善了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和活性。(2)建立了经济高效的SEBR原位/异位修复HOCs污染场地/土壤的新方法。即在PAHs污染场地上原位喷洒表面活性剂溶液,有效促进场地/土壤上PAHs的降解:如喷洒10 mg/kg鼠李糖脂溶液90天后,PAHs降解去除率可达95%。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生物降解联合异位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新方法,即用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土壤上的OCPs,残留在土壤上的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微生物降解OCPs,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壤OCPs的修复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