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贵州铜仁地区扫盲运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各种伟大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共中央在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识字化的扫盲运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对工农教育的基本任务,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就兴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群众性文化革命运动。到了1956年,中共中央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明确把扫盲教育作为了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促进和深化了扫盲运动的发展。铜仁地区在响应中共中央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号召的同时,结合地区的历史和民众的特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扫盲运动的具体实施,不仅得到了铜仁地区少数民族的认可和接受,而且还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封建落后的教育观念。民众识字化水平的提高,对地区政治的改革和经济的建设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终使得中共的政权在贵州铜仁地区得到了巩固。本文利用贵州省档案馆、铜仁市档案局及几个县级档案馆的大量档案资料,对20世纪50年代铜仁地区开展扫盲运动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扫盲运动的成效及对当今成人教育工作的启示。本文在逻辑结构上由绪论和正文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并对本论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述评,同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铜仁地区扫盲运动的背景及困境。该部分主要介绍了铜仁地区开展扫盲运动的背景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第二部分:自上而下扫盲运动领导机构的设置。此部分主要是阐述为了更好的进行扫盲运动,设立了一系列常规性的扫盲机构和临时性的扫盲组织,保证了这段时期扫盲运动的有效实施。第三部分:密切联系实际的扫盲教材和教学内容。此部分主要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铜仁地区为了更好的开展扫盲运动,在中央的指导之下结合地区实际与地区民众的特点和生产生活的需要编写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第四部分:扫盲师资队伍的组建与培训。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铜仁地区为了开展起扫盲运动,如何大规模的组建和培训扫盲教师,建立起了一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师资队伍。第五部分: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扫盲运动结合地区的特点,采用了灵活规范的组织形式和全面具体的教学方法。第六部分: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与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该部分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铜仁地区在政府的领导下,多种不同的筹资途径和逐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第七部分:20世纪50年代铜仁地区扫盲运动的效果与启示。本部分主要概述了20世纪50年代铜仁地区扫盲运动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对全文的论述,总结了经验,为新时期的成人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思潮在全国兴起,受到一批学者、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追捧。地处南北要冲的湖南在驱张成功后,为了跳出南北争端,宣布“湘省自治”。经过一番政局变动后,赵恒
用一般程序结构对有状态系统进行模拟时,由于没有把握状态变化的特点,程序代码十分复杂,不利于程序的理解和维护.提出一种基于Petri刚模型的解决方案,并以Telenet客户机的选
首先介绍智能学习监控系统的所在环境和工作流程,然后介绍系统实现中的基于XML的知识点包装标准、学习监控系统的信息获取机制、基于概念图的学习效果分析算法等,最后展示了
本文介绍了松辽盆地东部砂岩中自生石英内气液包裹体均—温度和盐度测定结果以及包裹体形态和温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包裹体均—温度与盐度的关系,利用盐度数据确定盆地东部早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思潮、“教育救国”思潮、“科学救国”等思潮纷纷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争相发展航空,而“九·一八”事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战场作为远东的主战场,首当其冲,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冲击也最为强烈。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最
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以腔口肢端皮炎、脱发、腹泻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易被忽视误诊,。本病于1942年
血社火是诸多社火民俗中颇为特殊的种类,属于以视觉装扮为传播方式的社火形态。血社火以迷幻的化妆手段造成血腥暴力的视觉效果,并以祭神敬祖、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宗教心理
New organic dyes (D1, D2, and D3) containing a phenanthrothiadiazole unit as a π-conjugated system, a triarylamine as an electron donor, and a cyanoacrylic 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