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知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疾病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慨括为一系列有相互关联的症状,统计分析出其证候规律,为中医“双心病”探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方向,更好指导临床施治。 方法: 本论文由文献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组成。 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首先在大量文献支持下总结了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现状的认识,对流行病学、影响因素、识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了全面的总结概述。然后从中医“双心病”的角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的认识,阐述了中医“双心病”认识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的理论依据,包括其内涵及证候特征。 第二部分是横断面研究,在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心衰中心收集16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心理障碍的中医证候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份中医证候调查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筛选,对符合心理障碍的患者,完成中医证候调查表。把所回收的临床资料,以中医理论辩证分析,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和中医证候调查表及相关信息通过Microsoft Excel2010完善数据库,使用SPSS22.0,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在中医“双心病”的理论指导下,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的证候规律进行探析。 结果: 1.性别在SAS程度差异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值为8.068,显著性为0.000,小于临界值0.05。 2.性别在SDS程度差异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值为8.134,显著性为0.000,小于临界值0.05。 3.住院天数在SAS程度差异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值为0.164,显著性为0.921,大于临界值0.05。住院天数在SDS程度差异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值为0.8064,显著性为0.492,大于临界值0.05。 4.年龄在SAS程度差异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值为20.088,显著性为0.000,小于临界值0.05。 5.年龄在SDS程度差异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统计量值为5.361,显著性为0.002,小于临界值0.05。 6.SAS与肝郁、火、肾虚的相关性显著性分别为0.450、0.361、-0.160,均小于临界值0.05。SDS与脾气虚、肝郁、痰、火、肾虚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230、0.167、0.276、-0.273,均小于临界值0.05。心理障碍与肝郁、火、肾虚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0.348、-0.176,均小于临界值0.05。 7.焦虑与脾气虚呈现3.987的正向线性相关,与肝郁呈现7.975的正向线性相关。 8.抑郁与脾气虚呈现4.239的正向线性相关,与肾虚呈现4.064的负向线性相关。 9.心理障碍=2.204肝郁。 结论: 通过此次课题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的结论如下: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合并心理障碍的致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越大,心理障碍程度越重。 2焦虑与脾气虚、肝郁、痰、火、肾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焦虑与脾气虚呈现3.987的正向线性相关,与肝郁呈现7.975的正向线性相关。焦虑的情况越重,是肝郁或脾虚引起的几率就越大。 3.抑郁与脾气虚、肝郁、痰浊、火象、肾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抑郁与脾气虚呈现4.239的正向线性相关,与肾虚呈现4.064的负向线性相关。抑郁的情况越重,是脾虚引起的几率就越大,存在肾虚的可能越小。 4.心理障碍与肝郁、火象、肾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障碍=2.204肝郁,说明心理障碍由肝郁引起的可能性最大。 5.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证候出现的频次为脾气虚>肝郁>心血虚>痰浊>火象>肾虚。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的中医证候特点是以肝郁和脾气虚为主,二者可组成肝郁脾虚证的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