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几年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其中绝大部分为在场主义写作,我国文坛的格局正发生着变化。这一文学类别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已得以出版,并且在不远的将来非虚构性写作会逐渐地与虚构性写作共享市场。在场主义文学作品,李娟所著的《冬牧场》(2012)是非虚构性写作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李娟在2010年冬天跟随一家哈萨克族人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冬牧场的体验。该书一经出版,由于其显著和独特的特点包括非虚构性,体验性,真实性、亲切性、清新性等,受到了许多专业作家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另外,在学术领域,一些研究从文学,人类学,美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对《冬牧场》(2012)进行了分析。以包括理想认知模型和心理空间理论在内的一些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文本世界理论在认知文体学的范畴内被提出并发展起来。该理论致力于研究读者理解语言时认知表征的形成和认知表征的配置。文本世界理论由三个世界层次构成,分别是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世界转换,其可以用于从认知的角度探索读者阅读《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的建立以及认知表征整合后所输出的文体效果。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研究问题,其中,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基于文本世界理论的三个世界层次读者在阅读《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是如何形成的,第二个研究问题是根据文本世界理论《冬牧场》(2012)的文体效果是什么。本文首先用理论分析法在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世界转换的三个世界层次上分析读者在阅读《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的形成。在语篇世界层面,分析表明读者和《冬牧场》(2012)的作者李娟是处在分裂语篇世界的参与者,但是读者通过映射和自我涉及使他们共处于同一个认知域或文本世界中。在文本世界层面,当读者分别读到事件描写,人物描写,对话描写和景色描写的世界构建命题时,简洁感、参与感、形象感、距离感、幽默感和在场感形成于他们的认知表征中。功能推进命题的分布以及李娟的双重身份和《冬牧场》(2012)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得李娟以及她所主导的功能推进命题在读者的认知中突显出来,以至于读者会随着李娟而在行动者或旁观者之间切换视角。在世界转换层面,当读者进入作为世界转换的直接引语时,他们会对不同的行动者抱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信赖程度。因此,读者通过合并世界构建成分和功能推进命题伴并随着累积过程和推理过程建立完善的认知表征。之后,本文通过调查证实并确认理论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对50个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基于调查结果从中选出3位代表分别进行访谈。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法和调查得出的结果从文本世界理论的视角提出了若干《冬牧场》(2012)的文体效果,包括真实效果、生活化效果、亲近效果、动静结合效果、清新效果和异域效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文本世界理论的视角分别在三个世界层次上揭示了读者在阅读非虚构性写作作品《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的形成以及该作品的文体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在职业作家和普通读者对该书的高度评价和一致性读后感受背后的认知机制。另外,本研究为其他从文本世界理论视角研究文学文本整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灵感,以拓宽文本世界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本研究提醒其它研究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应将人类语言和人类认知的关系纳入考虑,而不仅仅局限于纯文学研究。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非虚构性写作尤其是场主义写作可以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