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因子抑制剂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纤维化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急性炎症性反应,临床上以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特征。由于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其病死率仍然高达40%。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是救治ARDS的重要手段。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部分支持通气模式因具有保留膈肌功能等益处,在临床中的使用正在增加,但其带来的高潮气量或高跨肺压,与肺保护通气策略不相符,可导致或加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持续损伤的肺组织修复过度,可形成肺纤维化。研究指出,肺部纤维增殖可发生于ARDS早期并与ARDS的高病死率、通气时间延长和生存质量下降相关。因此,早期有效地控制肺纤维化的进程将是治疗ARDS及改善其预后的重要突破点。我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过度机械牵张通过中期因子(Midkine, MK)信号通路可诱导人肺上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EMT是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目的
  为探讨MK在ARDS相关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靶点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使用盐酸灌注建立ARDS大鼠模型,以及盐酸灌注联合机械通气建立ARDS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并使用MK抑制剂进行干预。本研究假设,早期使用MK抑制剂可改善ARDS大鼠的通气相关性肺纤维化,为寻找治疗ARDS及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纤维化的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五组:生理盐水组,盐酸组,盐酸联合低气道峰压通气组(VT≈6mL/kg,参数设置:FiO2=50%,PEEP=3cmH2O,PCabovePEEP=10cmH2O,RR=60次/分),盐酸联合高气道峰压通气组(VT≈12mL/kg,参数设置:FiO2=50%,PEEP=0cmH2O,PCabovePEEP=22cmH2O,RR=40次/分),博莱霉素组。大鼠经气道内滴入盐酸(pH=1,1mL/kg),根据24小时后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左肺组织学检查确立ARDS模型。随后对ARDS大鼠使用Servoi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2小时,撤机后观察至第7天,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分别对盐酸以及盐酸联合机械通气组应用MK抑制剂,首剂为灌盐酸后4小时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剂量为4mg/kg,每间隔24小时给药一次,共三次。DMSO作为对照。第7天处死大鼠,采集血液、肺泡灌洗液、肺组织,通过组织学检查肺纤维化程度,用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蛋白EMT相关标志物以及ACE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因子IL-6、MIP-2及MK的含量。
  结果
  1.盐酸刺激24小时后,大鼠的PaO2/FiO2<300,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左肺组织HE染色可见明显的肺泡出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肺损伤评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
  2.盐酸组,盐酸联合高气道峰压通气组及博来霉素组7天均可观察到肺纤维化的形成,肺纤维化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p<0.05);盐酸联合高气道峰压通气组的纤维化程度较单纯盐酸组更重(p<0.05),使用MK抑制剂后其肺纤维显著减轻(p<0.05)。
  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盐酸组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CK-8表达减少(p<0.05),ACE的表达有增多趋势(p>0.05),其余各组的EMT标志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各组的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MK以及MIP-2、IL-6含量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早期应用中期因子抑制剂可以减轻ARDS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纤维化。
其他文献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是ICU中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尽管其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中、重度ARDS病人的病死率仍然高达40%。肺纤维化是ARDS的严重后果,其严重的影响ARDS患者的预后和幸存后的生活质量。肺纤维化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纤维性病灶的形成,其主要组成细胞是活化的肌成纤维细胞,它是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
【研究背景】  据统计,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在全世界每一年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致使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和25万至50万病人死亡。流感特别是新发的、突发的高致病性的人禽流感,如:H7N9、H5N6、H5N1等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危害更是重大,因此流感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控制研究意义重大。  1、2016年广州地区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 
背景  国内外研究显示,支气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EB-OCT)图像清晰显示了周围气道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可探查到人体第9级气道,其测量结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相匹配。EB-OCT是一种直观、无辐射、创伤小的检查。在临床劝诫的诊疗活动中,需要多角度地研究烟草对器官的危害,评估戒烟前后气道形态改变,从而增进劝诫效果。  目的  运用EB-OCT检查对比吸烟患者在戒烟或吸烟1年前后的气道形态改变,同时观察
研究背景和目的  25%~40%淋巴瘤累及肺部器官,绝大部分为继发累及。大部分以肺部为首诊病变部位的淋巴瘤,由于其临床症状不特异、影像学改变多样,而导致难以早期诊断。因此本研究目的:1、寻找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有无肺外病灶、不同分期的患者,发现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指标;2、分析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寻找与肺部感染和肺结核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提高其早期诊断率;3、分析
学位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由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各种肺内外原因引起的,以难治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综合征。2012年柏林定义重度ARDS的病死率高达40%。机械通气作为ARDS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方法,却可能会加重肺部原有损伤而导致肺部纤维化的发生。研究显示,56%ARDS病人机械通气12天出现纤维化,ARDS
研究背景:  气管狭窄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气管狭窄的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结核和气管插管后/切开后狭窄等。近年来随着气管插管/切开的普及、肿瘤发病率不断升高等因素,气道狭窄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3]。气管狭窄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为气管新生物、气管管径缩小、呼吸时气流阻力增大等。  气管狭窄评估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有支气管镜、CT/MRI、肺功能检查等,肺功能检查具有无创、方便、价廉、可重复等
学位
背景: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早期诊断肺癌尤为重要。而现在的诊断技术存在一定不足。2016年以来,二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研究者们可以大规模对人类肿瘤基因组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序,从而从基因层面了解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潜在的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的靶点。我们在早期研究中发现LIM-only蛋白4(LMO4)是含有LIM结构域的转录因子的LIM-only(L
【研究背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HPA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慢性肺血管重塑是HPAH发病的主要环节,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肺血管重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低氧不仅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目的  以新西兰兔股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静脉炎模型为研究目标,分别建立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单纯股静脉结扎模型、单纯股静脉炎模型和假手术空白对照模型为对照,对比研究各组模型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全身血液中D-二聚体,炎症因子IL-6、IL-8、TNF-a含量及局部NF-k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红外热成像表达变化情况,探讨股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静脉炎的红外形成轨迹,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将30只
学位
第一部分VERION数字导航系统、角膜地形图仪、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和散光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评价VERION数字导航系统、MODI角膜地形图仪和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对31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平均年龄68.85±9.54岁)由同一名检查者分别用上述三种仪器进行角膜生物学测量,测量3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