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黄土强度、变形与损伤特性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2黄土是中更新世沉积具有弱湿陷性和结构性的粘性土。本文在验证西安理工大学新型真三轴仪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固结围压、含水量和中主应力比下Q2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黄土的变形、强度与剪切损伤特性,揭示了不同应力路径下Q2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应力空间强度破坏面。基于全量剪切模量的变化,建立了一个能反映损伤特性的损伤因子;分析了含水率、固结围压、应力路径和剪应变发展引起原生结构产生损伤变化的特征。得到了如下结论:(1)四种试验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西安理工大学自主开发真三轴仪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即①同一应力路径下五次重复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趋于一致。②轴对称应力条件下常规三轴与真三轴试验测试应力应变的曲线近似一致。③轴对称应力路径下不同干密度重塑土的真三轴试验测试确定的强度线及参数具有合理性。④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测试结果的变化反映了仪器的灵敏性。(2)通过四个含水率、五个中主应力比、四个不同固结围压下的Q2黄土真三轴试验,分析了复杂应力条件下不同含水率、中主应力比率和固结围压条件下Q2黄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表明低含水率及固结围压条件下,随着中主应力比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强软化型逐渐转化为弱软化型或弱硬化型;同一固结围压及中主应力比率条件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弱硬化型或弱软化型转化为硬化型;同一含水率及中主应力比率条件下,随着固结应力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型转化为强硬化型。(3)分析了不同含水率Q2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π平面上的破坏轨迹。当Q2黄土处于低含水量状态时,其粘聚强度高,随着b的增大,当b从0增加到0.25时,土的粘聚力明显降低,内摩擦角(?)显著增大,当b从0.25增加到1时,土体的粘聚力c开始缓慢增长,内摩擦(?)基本不再增加,在后期甚至出现降低;随着含水量增加,这一变化规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b从0增加到0.25,土样的粘聚力明显的在增加,当到达0.3左右时,接近其峰值,随后,应力比b虽在增加,但粘聚力却在一直缓慢的降低;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与粘聚力却相反。在同一含水量下随着平均球应力的增加,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面向外逐渐扩展,是一簇形状近似的曲线;同一固结围压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破坏面逐渐向内收缩。(4)基于不同含水率、不同中主应力比、不同固结围压下Q2黄土全量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Q2黄土损伤演化发展特性。同一固结围压、含水量条件下,不同中主应力比时损伤比变化曲线均趋于1,当中主应力比b较小时,初始剪切损伤比Ψ较小;同一含水量条件下,随着固结围压增大,初始剪切损伤比逐渐减小;同一固结围压下,随着含水量增大,初始剪切损伤比逐渐增大。围压较大时,Q2黄土的原有结构保持不变,且压硬性增大,损伤比减小;含水量大时,Q2黄土的原有结构损伤增强,损伤比增大。
其他文献
学位
目前,对于疲劳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构件锚固区受力性能的研究及静载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前者大部分还只停留在对组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
学位
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结构兼具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国外已有工程应用。端板连接框架属于典型的半刚性连接框架,国内外对钢结构端板连接框架已有较多研究,但对于部分包裹混
山梨酸(Sorbic acid)化学名为2,4-己二烯酸,是公认的毒性最低的酸性防腐剂,目前已被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业、化妆品等行业。由于山梨酸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生产过程中产生
桩基础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地基条件和各种荷载情况,是我国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随着钢桩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桩的水平承载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水平受载
桥梁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量也随之大幅增长,现有一部分桥梁已不满足使用要求。对桥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加固试验,可以充分了解桥梁在使用
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钢管和混凝土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应用前景广阔,但对此类结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
碗式节点(Socket joint)由螺栓装配而成,属于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节点。以往设计中偏于安全考虑,通常将这类半刚性节点作为铰接节点来处理,认为其不具有抗弯承载能力,故不能应用
本论文以长冲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隧道信息化施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量测原理、信息采集及量测布置、量侧信息分析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放在量测信息分析及反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