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导致土壤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造成粮食资源的短缺。水稻(Oryza Sativa)为中度耐盐农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曾被作为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先锋植物。挖掘水稻品种本身的耐盐种质资源,选育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水稻耐盐品种,对盐化土壤的修复或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采用从美国康奈尔大学Susan R.McCouch教授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来自世界多个国家,遗传多样性丰富的水稻种质229份,尤其是各种质均已具备较高密度的SNP标记基因型数据。分别在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用浓度为0.8%的NaCl溶液处理,孕穗期用浓度为0.5%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通过对两个时期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进行水稻耐盐品种的筛选与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各水稻品种在苗期盐处理后的叶绿素含量、株高、鲜重以及死亡率均随着盐胁迫天数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根据苗期处理后4 d以及6 d的死亡率,结合其它各项指标的分析比较,最终筛选出13个耐盐性强的水稻品种,分属于4个亚群。2.各水稻品种生殖生长期剑叶中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Na+含量以及Na/K值、穗长与结实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以水稻穗长与结实率为标准进行耐盐等级的划分,最终筛选出10个耐盐性强的水稻品种,与耐盐的对照品种相比,穗长与结实率差异性不显著,仍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在生殖生长期有近50%的水稻品种未完成其整个生育期。3.对229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亚群分类,并比较各亚群水稻品种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期的耐盐性。得出在苗期耐盐级别为1级的TRJ(热带粳)群的水稻品种有8个,IND(早中稻)群有6个品种,而AUS(奥斯稻)群的耐盐性最弱。在生殖生长期以结实率为耐盐标准时,TEJ(温带粳)群的耐盐性最强,AUS群的耐盐性最弱。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发现,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对水稻苗期与生殖生长期进行处理,并进行耐盐性比较,两个时期耐盐性都较强的水稻品种只有2个,分别为来自台湾的亚群为IND(早中稻)的品种Kiang-Chou-Chiu和来自巴西的亚群为TRJ(热带粳)的Dourado Agulha。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期,亚群TRJ和TEJ群的耐盐性相对较强,而AUS群的水稻品种的耐盐性最弱。在苗期或成株期耐盐性鉴定的基础上,根据种质的基因型数据结合耐盐性鉴定相关指标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可快速发掘耐盐基因/QTL,直接用于耐盐水稻品种的改良或创制新的耐盐水稻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