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承担着稳定金融形势、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职能。自二战结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护世界金融秩序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根据IMF的宗旨,IMF的根本目标是协调或者促进实现会员国国际收支平衡,当IMF在帮助成员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提供贷款时,往往要附加一系列的贷款条件并建立起一套主要由决策机制和表决机制构成的贷款程序,本文将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称之为IMF贷款条件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作为对国际金融体系最有发言权的国际机构,因其协调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的角色而备受人关注,然而,在IMF历次救援行动中都附加了极为苛刻的贷款条件性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改革IMF贷款条件性的呼声逐渐高涨。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IMF贷款条件性从其产生起就因其苛刻的贷款条件和对成员国经济主权的挑战而不断受到各种质疑和批判。而如今世界各国金融危机频发,IMF却显得束手无策,对于IMF贷款条件性的改革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年来,不论是IMF各成员国还是IMF内部都倾向于对IMF贷款条件性进行改革,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就目前来看,效果仍然不理想,在程序和实体方面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导致了在2010年12月希腊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中,希腊民众通过游行的方式反对希腊政府接受IMF的贷款援助。本文以IMF贷款条件性为题,运用分析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观察描述等研究方法就IMF贷款条件性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全面探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是对IMF贷款条件性进行的一个宏观上的概述,通过对IMF宗旨、职能、IMF贷款的种类进行介绍,以此为背景,对IMF贷款条件性的实体内容和程序条件进行界定,并在融合各专家学者对IMF贷款条件性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IMF贷款条件性含义的理解。本文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出发,以IMF在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中的表现为切入点,对IMF贷款条件性的实体条件——贷款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第三部分采用历史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IMF的程序条件进行梳理,并从配额的分配和决策权的行使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第四部分就IMF贷款条件性最具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分析和探讨,即IMF贷款条件性对成员国经济主权的挑战。在文章最后一部分,通过对IMF贷款条件性实体内容和程序条件的探讨,结合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IMF贷款条件性的法律建议,以期推动IMF贷款条件性的改革,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