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正是从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着手,多侧面分析了两者的关系。
论文深入分析了国内外高等农业与发展的历史,并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回顾我国高等农业教育10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认真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确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靠农业提高生活水准,唯有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才可以转移出大部分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现代化就是建立在这样前提下的。尽管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绩,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长期以来是以剥夺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农业和农村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高等农林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可以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体现出来。
第二,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守教育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高等教育有其自己的规律,农林教育也有自己的规律。在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政策、措施符合了这个规律,农林教育就获得了发展,但违反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规律时,高等农林教育就会遭到破坏。
高等农林教育发展不仅要遵守教育发展规律,还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对农林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规律。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的增长方式正在向依靠科技方向转变,这必然促进高等农林院校的一系列改革。
第三,关于教育投资机制。经费紧缺是农业高等院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导致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农业作为基础地位未被人们广泛认识是其重要原因,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都必须有由国家扶持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而这种扶持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林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一是要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业教育都属于公益事业,与其他行业和部门有着本质的不同,既不能推向市场,也不能像其他学科同样看待,而是要向农业教育重点倾斜,唯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强大提供支持。目前的投资机制不符合农林教育的特点;二是改变目前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做法,未来农业科技人才不在多而在精,对农林高校不应鼓励多招生,而应鼓励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育拨款也应按解决实际问题向农业教育倾斜。这有助于加快农林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也有利于加速教育结构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高等农林教育培养的人才唯有从事农业研究、推广和教学,才发挥了高等农林教育的应有功能,国家应保证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使其在农业岗位上做出贡献。
国外高等农林教育最早产生于美、欧发达国家。二战前,各国的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二战后,高等农林教育获得较大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林院校或院系规模的扩大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等。各国的高等农林教育都走过了规模扩张、层次提升、质量提高的发展道路。
目前国外高等农林教育的主要施教主体是综合性大学,其次是农林专科院校、农林大学。各个国家的施教主体形式因经济、社会背景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基于大学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美、日、俄、英、德、韩等国不同模式的高等农林教育的竞争力有很大差异:除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外,几乎所有的以农命名的大学很难在本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不少设置农林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竞争力很强。
各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传统“农林学院”,和“农林学科”的内涵正在变化和拓展,呈现出多样化、多层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国外比较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高等农林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优先发展,应该构建完善的高等农林教育新体系,应当重视高等农林教育的立法,加大对高等农林教育的经费投入。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直面激烈的国际竞争;解决“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和生物经济、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对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要求我国未来高等农林教育准确定位、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升水平。
但由于多种原因,现阶段安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七个加剧”之势:
一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状况呈加剧之势。农林产业在工业化的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同度较低,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处于“二元”结构的弱势端。与此同时,高等农林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高等农林院校的总体竞争实力有逐年下降趋势。虽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但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有加剧之势。
二是“垫底”生源状况呈加剧之势。由于农林类专业属于“艰苦专业”,服务对象属于“艰苦行业”,因行业特殊性而造成农林院校招生难、招优秀生源更难,生源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在同层次的不同科类中基本处于“垫底”位置。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呈加剧之势。
三是办学条件与发展需求的矛盾呈加剧之势。高等农林院校由于大多经历了大的迁校或破坏,办学条件差,历史欠帐多;政府对农林教育投入少,在拨款标准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地位不高,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对农林教育的投入是最低的,特别是地方农林高校教育行政经费生均拨款大约平均为2000元;以前出台的倾斜政策或淡化、或取消,失去了政策性保护;依托弱势产业的高等农林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高等农林院校自筹经费的困难,生物生长周期长,农林科技成果实验和推广投入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弱等原因决定了农林院校筹资的困难,加之高等农林院校自我发展能力弱的“先天性不足”,贫困学生比例大,教学成本相对较高,严重制约了农林高校的发展,办学条件与发展需求矛盾呈加剧之势。
四是高水平公共基础课教师短缺的矛盾呈加剧之势。高等农林教育的弱势地位和相对较差的待遇,难以吸引、稳定高水平的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呈加剧之势。
五是体制性障碍呈加剧之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等农林院校分别脱离产业部门,行业支持逐步减弱;传统的农科教分离的体制没有打破,对高等农林教育产生诸多制约性影响,高等农林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呈加剧之势。
六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削弱呈加剧之势。由于高等农林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经费的制约和自身的原因,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有所削弱,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和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有加剧的趋势。
七是毕业生就业困难呈加剧之势。农林类专业的“艰苦性”和服务对象的“艰苦性”,造成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加之农林业企业不发达,农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已名存实亡,农林事业单位编制压缩等原因,高等农林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更大,这种局面短期内得不到根本改观,并且呈加剧之势。
高等农业教育在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左右,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我们认为,安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应实施“振兴”战略。
“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是: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结合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着眼于提高安徽高等农业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资源、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创新体制,完善机制,重点建设,深化改革,确保高等农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安徽省高等农林教育的振兴和繁荣,力争在2020年整体水平跻身于国家先进行列,优势领域跻身于国家领先地位。
战略定位:在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内,使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整体水平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之列,优势领域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为实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特别是农业目标、生态环境目标、资源目标和能源目标发挥基础性、根本性、先导性作用。
战略目标:努力构建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质量优、效益高、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
战略重点:在保持规模适度发展的同时,着力优化结构,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提高办学效益。
战略举措:把发展、提升高等农林教育置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置于解决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突出位置;构建以高等农林院校为主导,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林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统筹、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参与和社会支持的高等农林教育管理新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农林教育的法律和法规保障体系;着力调整高等农林教育结构,优化高等农林教育布局;多方筹资、重点建设,加大对高等农林教育的投入;实行保护性政策,广开社会吸纳高级农林人才的渠道,畅通人才“出口”;不断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