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成长小说的繁荣是九十年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时期不仅那些已经有相当影响力的女作家涉及到这一题材领域,更有一批后起的更为年轻的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大规模地表现女性的成长。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转型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以及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和五四以来女性成长小说写作传统的历史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女性成长小说”概念的界定向来见仁见智,本文通过对于女性成长历程中“他者”境遇的揭示以及对造成这一性别境遇的根本原因的细致厘清,并在两性成长内涵与两性成长叙事的比较分析中,得出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女性成长小说是以生理上或精神上未成熟的女性为成长主人公,表现了处于“他者”境遇中的女性,在服从或抵制父权制强塑的性别气质与性别角色的过程中,艰难建构性别自我的成长历程,其价值内涵指向女性的主体性生成,即成长为一个经济与精神独立自主的女人。以这一界定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本文“综合”女性主义理论、主体性理论、生存理论、人文主义价值论以及叙述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横向与男性成长,纵向与九十年代之前的女性成长小说的比照中,通过文化背景分析、文本互涉分析、心理分析等,将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置于二十世纪宏大的文化背景中考察,从而深刻探究其文化与文学层面复杂的本质内涵。整篇论文共设四章。第一章从家庭及代际伦理的视角透视女性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对“家”神话、“恋父”情结、“母性神话”的解构上。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不仅打破了父权家庭庄严、神圣、秩序井然、温情脉脉的伊甸园神话,揭示了它的不合理性,而且还淋漓尽致地书写了在这种“不完全”的家庭阴影之下,女性个体成长历程中那细微的生命感觉,并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示出家庭对于女性成长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成长女性看来,作为家庭中的支柱性成员,父亲一方面是强大、崇高、有力、冒险世界的化身,这导致了一种“恋父”情结顽强地存在于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的逐步成熟,她也不无痛苦地意识到,性别等级制度下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