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作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在推进我国政府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以内部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有效的实现政府自我监督管理的方法,进而为实现广大人民委托职能的战略目标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升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水平和更为高效的服务均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但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内部审计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相关实施法规和评价体系还未健全,加之审计工作具有要求难把握、指标评价难度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等特点,从而在实现操作中常常出现主体责任不明确、评价指标不合理和结果应用不及时等问题,进而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及无效性,并对实现我国当前强调的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产生了较大制约。为此,从党中央到审计署均将审计工作提到重要日程,并在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均提出以创建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基础上,明确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为核心。可见,政府部门责任审计成为了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人民满意、廉洁高效的政府构建和完善的切入点。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委托代理和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文献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在我国作用、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了相应研究。论文首先就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进行了概述。随后就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委托代理责任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影响下政府内部审计构成要求、目标、内容和范围、审计程序及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就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基于政府绩效和治理创新服务的内部审计的开展的职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由于广大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为此需要委托政府行政部门来履行该职能。而政府部门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从而在源头上降低政府部门违法违纪情况伤害人民利益的可能。为此,政府内部责任审计的委托者即是广大人民群众,受托审计主体则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相应审计部门及附属审计机关和受托的社会性审计机构,而审计行为则代表了国家和人民的一切利益。由此,就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职能上,分别对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和沟通职能、经济鉴证职能内部审计工作的三大职能表现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而现代服务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表现为满足政府部门治理的客观需要,保障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增强政府民主政治建设权力约束和完善了政府绩效问责机制。在基础上,论文第三部分以相关文献及调查数据对我国现有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及成就进行了大至分析后,以XX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分别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审计时间和审计范围实施、内部审计项目开展及结果、内部审计评价和结果运用,以及内部审计成效和作用等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就该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2013年度内审项目进行了进一步思考,从中发现其审计中主要存在审计独立机构设置和人员设置不理想,内部审计法规及风险防控制度建设较滞后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不够全面深入,传统审计方法限制了审计质量和成效,内部审计报告评价质量指标缺乏规范及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较薄弱导致职能有限等问题。论文第四部分则就政府部门现有内审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1)注重行政问责制的内审理念建设,落实部门领导内审工作负责制;(2)转变审计委托方式、确保内审人员编制及经费、实行交叉审计或外包审计、审计准则和报告的规范化等手段保障审计机构独立性,进而以确保审计质量;(3)明确审计目标、强化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内审预算编制与执行以提高内部控制力度、拓展审计服务和咨询沟通内容等策略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范围以深化审计层次;(4)创新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完善内部审计主观环境、确立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和指标、强化审计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建设和重视审计人员的后续业务教育培训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和指标,进而为政府问责提供正确导;(5)健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6)加快内审法规建设以切实保障内审工作良好发展等改进建议。通过上述以点带面地探索规律性、普遍适应性的研究,希望有利于我国政府部门在内部审计中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并为提升和完善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体系,进而构建服务型和创新型的善治政府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