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核心。大学校园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见证了人类社会精神的历史变迁,也孕育了超越世俗社会的“自由”学术理念。科学与人文辉映,共同构建了大学这片充满人类理想的伊甸园。两者的互动,不仅表现为大学的精神理念,也融化为对作为物质载体的大学校园空间的设计实践。
本文研究属于艺术学,以设计文化发展为主线,涉及到其他相关学科内容。通过对国内外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对比分析,从历史和文化现状出发,借鉴国外校园建设典型实例,以国内校园空间文化研究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文中梳理文献资料并结合了实地考察,运用了设计科学方法论,力求分析与例证结合,从历史过程、规律发展、本质关联、特征分析四个方面,清理出大学校园宏观空间形态演变的客观规律。通过对此规律的本质、内涵及外在形式表现的分析,找出空间形态演变与校园文化特色之间的必然联系,寻找中国大学校园演进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实质所在,为今后大学校园空间设计提供文化意义的理论铺垫。
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研究的范围与方法,阐述了当代中国校园建设暴露的问题以及设计亟需进行文化层面研究的原因,介绍、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概况,同时,对本文研究的范围、方法与视角、基本框架作了阐述。
第一章对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西方大学校园形态演变是一个完整的自律发展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校园空间形态经历了“合——分——合”的过程,由中世纪之前的聚合形态,到工业革命之后的分散形态,又发展到20世纪以来新的聚合形态。这条完整脉络,是本文主体结构“一条线,一个点”的基本参照系。
第二章主要回顾、分析了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近代的曲折,使中国大学校园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背离”、“两次移植”。尽管如此,中国大学发展依然经历了“合——分——合”的过程,从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田园形式,到近代转型时期的分散形式,以至当代复归天人合一的综合空间模式。正是在这一条“线”上,出现了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空间文化特色缺失这个无奈的“点”。制度与文化层面的原因是这一问题形成的关键。
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界定了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概念之后,本章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进行了客观分析,阐释了校园空间形态演进的两个阶段,分析了它的内在文化动因和外在形式表现,展望了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文化特色发展的新趋向。内在文化动因涵盖科学技术发展、设计文化融合、人文理念引导三个方面,外在形式表现则涵盖了构成要素和空间文化特色形成两个方面,基于对现实的分析,指出大学校园空间文化特色发展的新趋向。以上这些,构成了其他四章论述的基础。
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发展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文化缺失出现在当代中国,有纵、横两个方面深厚的历史文化原因,隐现出近代以来一直面对的文化转型问题。当前,传统大学校园突出表现为自然景观的消逝、破坏与人文景观的断裂、忽视,新建校园则绝大多数表现为对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忽视,空间文化内蕴的丧失以及对人本体的抛弃。原因首先是政策的大幅变化。它直接带来历史的阶段性停滞与跃进式发展,为了追赶世界而跨越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为移植,必然带来聚散形式的失控与本土、民族文化的丧失。在面对这些兼具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矛盾时,设计理念陈旧和理论滞后,导致中国设计师总是力不从心,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权体制、行政决策的深刻制约,其实质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自由精神与自由氛围的历史性缺失和断裂。
第五章阐述了文化重构的策略。第一节提出重构的思想基础与总体指导原则,这一切基础于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基础上的“自由”氛围的创造;而后提出整合大学校园空间景观生态的文化策略,涵盖了校园空间中自然、人文生态景观的营造;第三节从不同角度,分别阐释了在塑造校园空间景观特色中应特别注重的问题,特别强调了西方设计文化中擅长的人性化细腻处理。这些都渗透着人文精神,折射出文化魅力。它们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古希腊的理想人性所承载的“自由”。而且,理想策略的实现,基于“民主”、“科学”的相应发展以及人的觉醒、解放,这些都要扎根生长于深厚人文土壤之上。
第六章是全文结论,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形态深入到精神制度层面,得出大学校园空间发展及其形态设计的文化启示,最后对大学校园未来的理想模式及其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