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解放思想,是就改变原来不愿思、不愿想或者不敢思、不敢想的精神状态而言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基本内涵方面说,解放思想一是要解放自我思想僵化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束缚、打破精神枷锁;二是要树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精神并将之落实于实践。作为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思想改造与思想重构活动,解放思想具有旨在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的性,也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思想包容性,还有在具体运行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的各种社会风险性,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过程的统一。解放思想必须使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使思想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必须能让“思想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对各种思想和现实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人们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而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最后,解放思想也有其发生发展的条件,主观上,各思想主体应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具备大无畏精神,既敢于坚持真理、又敢于标新立异;客观上,解放思想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舆论氛围,广泛、自由、规范的言论环境是思想充分解放的必备要素。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程。思想僵化曾经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桎梏,是解放思想带来了理论上的突破与制度上的变革。从理论上看,认识是一个与实践相互作用永不停止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解放我们的思想,才能防止思想僵化,进而发现现实中产生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新观点、新办法;再从实践上看,解放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历史遗留问题的危害,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并且它也是理清当下社会发展思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与先导。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使我们的思想来一个大解放”的号召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这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发展成就是解放思想对社会改革发展的推动性作用的最好证明,毫无疑问,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也离不开解放思想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新时期新形势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新希望。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继续解放思想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迫切要求,也是继续推进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入进行经济利益分配的机制改革必然会触及各方利益、面临重重阻碍,而政治方面科学民主的行政管理体系还未能全面建立健全。继续解放思想以冲破各种制约因素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前提。我们要重视并勇于继续解放思想,推动体制改革,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在规范政府行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上下功夫,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