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初期水利建设工地管理与民工日常生活——以1958-1960年太浦河工程上海段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建设历来是中国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水利建设从来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活动,它还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内涵。人民公社成立前后,全国兴起了一个大修水利的高潮,广大民众被大批动员参与到水利建设当中,水利建设成为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事件。对人民公社初期水利建设工地管理与民工日常生活进行探讨也就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人民公社初期中国社会的一个新的角度。   太浦河工程因计划开挖一条沟通太湖与黄浦江的人工河而得名,工程完工后可使太湖洪水经黄浦江东泄大海。太浦河横跨江、浙、沪两省一市,1958-1960年太浦河工程上海段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施工。本文具体考察和分析了1958-1960年太浦河工程上海段工地管理体制以及工地民工的日常生活。   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设立有一体化的水利工程指挥部,并对参加水利建设的民工进行准军事化编组。本论文通过对人民公社初期1958-1960年太浦河工程上海段工地管理体制的探讨发现: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指挥部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水利建设工程领导机构,它还具备了部分政府机关的职能,涵盖了组织人事、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等各方面,在水利建设指挥部下还设有医院、扫盲学校、治保会、消防组等组织,可以说是一个融政治、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基层社会组织,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工地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人民公社初期水利建设工地上,对民工进行准军事化的编组,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这种管理体制有着极高的效率,强大的动员能力,能对民工进行迅速有效的动员。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工地突出政治思想动员,重视宣传的作用,主要通过各种会议、工地广播、快报、文娱活动、思想教育、鸣放辩论等方式进行动员,也就是所谓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此外,通过经常开展劳动竞赛、打擂比武等活动维持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在荣誉和利益的刺激下,部分民工劳动热情高涨,但同时放卫星和虚报土方也在工地上盛行。   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工地,民工的个人生活时间和空间也被纳入到水利建设指挥部的管理范畴。民工日常的劳动生活、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都要受水利建设指挥部的控制和安排。受所处历史时期的影响,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工地,民工的物质生活比较艰苦,粮食定量供应,饭菜相对单一,部分民工吃不饱,许多民工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草棚,相当部分民工睡的是地铺,但工地卫生状况相对较好,医疗防疫组织比较完善,民工们享受到了依托于强大的社会动员机制所建立起来并移植到水利建设工地上的现代公共医疗体制所带来的医疗保障。民工中的消防组织也比较健全,消防措施相对完善。人民公社初期水利建设工地民工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充实,但民工的个人休闲娱乐活动时间和空间也被纳入水利建设指挥部的管理范围,民工的文娱生活服从于宣传教育的需要,但在“没有什么坏影响”的前提下,民工也被允许有自己一定的休闲娱乐空间。   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加强了国家与以农民为主的民工日常生活的联系,民工们的思想观念及日常生活习惯在工地上受到了冲击。集体意识、国家观念慢慢的渗透到民众的头脑当中。人民公社初期的水利建设指挥部实际上带有基层组织的性质。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不仅具有改造自然的性质还包含着改造社会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周公摄政称王之政治事件不但在西周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可估量。但是关于周公践位称王之事,后世之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周公摄政而未称王,有人
学位
期刊
马山县注重把先进的青年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为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该县共有376人申请入党, 有270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呼伦贝尔地处祖国北疆,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东部与黑龙江省相依,西和西南部与蒙古国为邻。南部与兴安岭毗连,北和西北部与俄罗斯接壤。这里历史悠久,资
1 井田概况山东省岱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6 0万t/a ,井田位于滕县煤田南部 ,北以第 1 9勘探线为界 ,与田陈煤矿相邻 ;东部北段以 6 3- 9孔、T2 1 - 2孔和 6 4 - 6 6孔连线 ,南段
期刊
关于民国时期甘肃农民贫困、农民负担与农民生存状态的内容,以前学术界专门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虽有一些著作和论文涉及剑了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是在讨论当时甘肃农村社会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