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疾病中的脑电网络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处理依赖于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交互。复杂脑网络分析法则可以定量评估脑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被广泛用于大脑认知、精神性或神经性疾病研究中。然而,某些脑区的缺陷会干扰大脑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的处理,从而导致网络功能失调。研究表明,许多脑疾病都被视为脑网络障碍,且表现出异常的网络模式,包括癫痫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基于此,本文首先关注了常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癫痫,其具有发作时间不确定和反复发作等临床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导致患者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受损。现有研究大都聚焦于患者长期癫痫发作后的脑功能损伤,少有研究探索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的生理病理机制,因此揭秘癫痫长期反复发作的神经机制对于发展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我们关注了常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类疾病之一——ADHD,该疾病常发现于儿童群体中,患者通常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度以及行为冲动等特征。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量表评估以及患儿父母或学校老师的描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研究该疾病的潜在神经机制对于发展客观可靠的诊断指标以及治疗手段非常必要。在本文中,我们借助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并通过复杂脑网络分析方法来分别揭示这两类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功能脑网络分别在癫痫和ADHD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癫痫的脑网络机制研究。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采集了10例癫痫患者的24小时EEG信号。我们分别选取了每个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癫痫发作前和发作后各10分钟的数据以揭示这两个状态下的脑活动变化。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从能量和大脑复杂度及灵活度出发来探究癫痫发作前和发作后的大脑差异。具体来讲,我们采用了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来计算大脑能量,而模糊熵(Fuzzy entropy,FE)用于衡量大脑复杂度及灵活度。结果表明,在δ(1-4Hz)频段,癫痫发作后的PSD在电极P3/P4、F7/F8、T5/T6上显著大于发作前,并且癫痫发作后的FE主要在额叶、中央以及颞叶区域显著低于发作前,这两个分析方法揭示的差异脑区基本一致,表明癫痫发作后大脑呈现出能量聚集和灵活度降低的现象。然后,我们分别构建和分析了两个状态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结果表明,在δ频段,网络拓扑差异表现为癫痫发作后,额-顶-枕叶之间的长程连接减弱,而额-颞-顶-中央区域之间的短程连接增强。最后,为了进一步挖掘癫痫反复发作的网络机制,我们将PSD、FE以及网络属性分别和发作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δ频段,PSD以及FE均和发作次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一方面,部分电极仍表现出能量聚集现象,即每一次癫痫发作后的PSD均大于发作前,且能量基线逐次升高;另一方面,部分电极也显示癫痫发作后大脑复杂度和灵活度降低,即每一次癫痫发作后的FE均小于发作前,且基线逐次降低。然而,我们发现网络属性和发作次数呈显著相关,表现为特征路径长度和发作次数呈显著正相关,而聚类系数、全局效率以及局部效率均和发作次数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彰显了脑网络分析法在揭示癫痫反复发作的神经机制中的独特优势,或能成为癫痫研究以及临床辅助治疗的潜在有效生物指标。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分别从大脑能量、复杂度及灵活度和功能脑网络角度揭示了癫痫发作后的脑活动变化,这有助于揭示癫痫反复发作的潜在神经机制尤其是网络机制。2、ADHD的脑网络机制研究。与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合作采集了40例ADHD儿童患者和31个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的P300任务态EEG信号。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发现ADHD儿童和HCs无显著的行为差异,具体表现为反应准确率和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我们期望从电生理上挖掘两组被试的差异。我们首先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一方面,与HCs相比,ADHD患儿的P200和N200波幅明显降低,而P300无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在揭示皮层活动时,HCs比ADHD儿童的大脑活动更强,主要集中在颞叶和额叶区域。其次,我们分别构建和分析了两组被试的网络拓扑结构,结果表明,ADHD患儿的额-枕长程连接增强,而额-顶-颞叶之间的连接减弱。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分别从ERP和功能网络角度揭示了ADHD儿童的非典型认知加工过程,帮助理解其生理病理机制,有助于发展客观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识别该疾病。综上,本论文通过脑电网络分析发现了癫痫发作后的异常大脑活动变化以及ADHD儿童患者的非典型认知加工过程,证明了EEG网络在挖掘患者失调大脑信息交互模式中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展两类神经类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自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发明以来,其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神经科学等领域,且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基于图像的自动化计算分析方法,例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可以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构成像上确定大脑特定区域灰质的变化,并且通常
背景:肺癌(lung cancer)是危及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人群中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第二位和第一位,2020年有220万肺癌新发病例和179万人死亡,占癌症死亡人数的近五分之一(18%)。传统治疗(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仍是肺癌治疗的标准方案。提高患者肿瘤的控制率和生存期,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是科研学者共同追求的目标。目的:本研究利
大脑皮层最显著的形态学特征之一是皮层高度褶皱形成凸起的脑“回”和凹陷的脑“沟”。在过去几十年里,大量研究揭示了脑回和脑沟在遗传学、解剖学、形态学、轴突纤维连接和功能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充分反映了大脑解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非侵入式活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技
随着无线通讯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正朝着小型化、高功率的方向演变,多功能融合的无源器件因其高集成、多功能、结构紧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射频系统前端。自双工天线可以将双工器与天线的功能融合到一起,在减小系统尺寸的同时使天线具有双工功能;介质天线也因其体积小、宽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天线设计中。本文中的自双工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研究主要以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模式为基础,利用天线模式分析理论并结合加载技术,完成了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作为一种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主要症状有两种:波及全身的强直阵挛发作以及全导联的脑电活动异常,常规的MRI和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结构异常,发病原因尚未可知。这种突发的癫痫发作对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都造成了极其沉重的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探讨GTCS病人的病理机制及其致病因素,并且随着目前技术的高速
研究背景: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对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的患者发生房颤后会加重心脏损伤,与此同时,房颤还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发现健康人群进入高海拔环境后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这源于其机体在急性或慢性缺氧下出现代偿改变,一旦突破代偿适应极限便会导致器质性损伤。目前关于世代居住在高海拔地区人群的房颤发生率研究不足。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样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原发性肝癌中,70%-90%都属于肝细胞癌(HCC)。肝癌死亡率高,预后较差,且其发病率有着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肝癌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炎病毒感染、致癌物质暴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逐年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肝脏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早有研究证明,脂质代谢在肝癌发生、发展过
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的牙周缺损是成人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无法实现牙周组织的生理性再生。在牙发育的过程中,上皮根鞘细胞(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在牙周及牙根的发育过程中起核心诱导作用,其通过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募集牙间充质干细胞向其周围迁移,并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外泌体(E
高级认知过程一直是研究者们致力探索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在生物医学工程、心理学、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和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对高级认知过程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作为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能在全脑和组水平上识别出大脑活动的内部模式。因此,基于前人的认知研究基础,本文采用HMM从新的
商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推出,因其软组织对比度高、可任意方向断层成像、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中。MRI系统包括主计算机、谱仪、放大器、主磁体、线圈等主要部分,其中谱仪是MRI系统核心部件,负责序列运行、信号产生和接收等工作,其性能好坏影响着MRI设备成像质量。本文在课题组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