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代词消解问题。根据“可及性”(Accessibility)理论(Ariel,1988),可及性越高的先行词(antecedent),越容易成为后文中回指语(anaphor)的回指对象。基于英语语篇下代词消解研究显示,话题、对比焦点都能促进代词解读(Kaiser,2011)。与“主语优先”(subject-prominent)的英语不同,汉语是“话题优先”(topic-prominent)语言,允许主从复句中位于关联词之前的主语名词充任话题。汉语针对主从复句下的代词消解研究不多,而将焦点和话题放在同一语境中考察的研究更少。来自语料库(许余龙,2003)、句子产生(徐晓东、倪传斌、陈丽娟,2013)、脑电实验(徐晓东,2013;Xu&Zhou,2016)的证据显示,位于话题位置的主语具有更高的可及性,因此更可能与代词同指。但条件复句下的语料库结果尚不明确(陈舜婷,2014),且关于焦点的回指研究结论不一(Xu,2016;陈瑶,2016)。本文聚焦条件复句,结合离线产出实验(句子补全实验)和在线理解实验(视域眼动实验,Visual-world eye-tracking paradigm),通过为焦点位置上的主语增设重音,进一步研究“焦点”和“话题”如何影响代词消解的时间进程。本文提出的具体研究问题有三:一、在引入焦点重音后,“焦点”是否会有主效应?二、在歧义代词的消歧词出现之前,“焦点”主语和位于关联词之前的“话题”主语同为先行词时,二者是否竞争?三、“焦点”和“话题”对代词消解的作用孰大孰小?句子补全实验旨在考察汉语被试在理解语篇时,对于具有不同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地位的先行词候选项——即话题主语(NP1)、焦点主语(NP2),其代词回指是否具有偏向性。该实验采用了性别相同的成对人名(如:NP1“王玲”、NP2“蒋芸”),操纵了NP1与关联词的前、后位置(话题、主语),和NP2是否位于焦点位置(焦点、非焦点),让被试续写“…,那么他/她_______”之后的句子。逻辑回归分析仅发现了话题主效应,即汉语被试更多地将代词回指为话题主语(NP1)。但没有焦点主效应,也没有焦点与话题的交互效应。视域眼动实验则采用了性别相异的成对人名(如:NP1“王玲”、NP2“张辉”),由于以听觉呈现的第三人称代词无法区分性别,因而具有歧义。该实验旨在考察消歧代词出现前后被试对注视目标图片(“张辉”)和竞争图片(“王玲”)的比例,即代词消解的时间进程。增长曲线模型(growth curve model)分析显示,(1)歧义区内:在被试对目标图片的注视比率中发现了焦点和话题的交互作用,在竞争图片的注视比率中发现了话题主效应;(2)消歧区内:在目标图片和竞争图片的注视比例中,均发现有话题主效应;(3)对歧义区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话题和焦点、话题和非焦点之间存在交互:话题条件下,非焦点条件对话题图片的注视比例比焦点条件更高。总体结果表明:话题条件下,被试更多将歧义代词消解为话题名词,说明话题结构能提高先行词的可及性;当话题和焦点共现时,二者存在竞争关系;由于在竞争图片的歧义和消歧时间窗内均发现有话题主效应,说明相较于焦点,话题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