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土地评价学科的发展和土地管理的深化,农地评价已有相当雄厚的知识积淀,农地质量评价亦已由过去的等下分级系列评价,步入服务于不同目的的分等定级双轨制阶段。然而农地定级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均落后于分等。本文在对农地定级的含义、特点、工作原则和理论依据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定级的技术方法体系即两层七参数法,两层指定级层次按服务目的和要求分为基准级和宗地级;七个定级参数分别为灌溉有效系数、土壤校正系数、土地利用管理系数、土地级经济系数、土地区位系数、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系数和宗地级校正系数。利用种植地段法划分定级单元;特尔菲法筛选定级因素并确定权重;采用标准样地法获取定级数据;运用隶属函数概念确定定级因素指标值;利用各参数乘积获得定级指数并依指数频率法划分级别;同时提出了服务于不同目的两种农地宗地级指数求算方法,即为征地补偿服务的产投调查法和为农地流转服务的土壤养分法。通过对河北省蠡县曲堤乡的实证研究,建立了该乡农地定级因素指标参数体系,将全乡农地划分为四个级别;并运用两种方法对具体宗地的定级指数进行了求算。定级结果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当地实际状况,验证了该定级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