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及乙肝疫苗低无应答的免疫预防决策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接种是控制人群中HBV感染的特异性措施,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已下降至7.18%,乙肝免疫预防取得显著成效。但乙肝预防控制任务依然艰巨,我国的乙肝流行模式仍以母婴传播为主,在一般新生儿得到免疫保护的情况下,针对HBsAg单阳性及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实施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已成为免疫预防工作的重点;此外,部分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呈现低/无应答状态,仍为易感人群,探讨针对乙肝疫苗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策略同样是乙肝免疫预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的:   确定目前我国HBV母婴传播阻断以及乙肝疫苗低/无应答再免疫策略中需要优化决策的问题,应用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综合多种影响因素,从决策分析及成本效益分析角度,探讨符合我国实际的HBV母婴传播阻断以及乙肝疫苗低/无应答再免疫优选方案,并确定影响优化方案的重要因素,为我国乙肝免疫预防相关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我国乙肝免疫预防接种实际,分别构建HBV母婴传播阻断以及乙肝疫苗低/无应答再免疫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模型中引入参数依据Meta分析、现场调查及文献查阅等方法确定,按照基准值和上下一定范围取值。方案的优化指标包括总成本、总效益、净效益值和效益成本比(BCR),通过敏感性分析判断模型中所引入参数对优化方案的影响程度。Meta分析的计算过程在MetaAnalyst软件中完成,模型的构建及模拟运算在专业决策软件TreeAgePro2009中完成,其模拟运算结果在Excel中进一步整理,获得各方案最终的成本效益分析指标。   结果:   针对目前我国可能的12种HBV母婴传播阻断方案,构建多级决策树模型,考虑了HBsAg和HBeAg筛检情况、不同剂量和剂次乙肝疫苗及HBIG的选用情况。12种方案的BCR均大于1,其中对孕妇筛查HBsAg,HBsAg阳性之新生儿接种10μg×3乙肝疫苗加1剂100IUHBIG,HBsAg阴性之新生儿接种10μ×3乙肝疫苗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同时发现,HBV母婴传播阻断方案中,采用100IU和200IU的HBIG,可获得的BCR相近;无论100IU和200IU的HBIG,采用1剂HBIG的BCR均高于2剂;孕妇HBsAg阳性之新生儿接受免疫程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阴性之新生儿免疫10μg乙肝疫苗的BCR要高于相对应接种5μg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参数对优化方案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接种率、母婴传播阻断率、HBsAg阳性率、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贴现率、接种费和筛检费。   构建了我国婴儿及成人乙肝疫苗低/无应答再免疫策略的多级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模拟运算结果表明,对实施了标准化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婴儿筛查抗-HBs,对其滴度<100mlU/ml的低/无应答者,采用10μg×1乙肝疫苗再免疫是优选策略。对成人中的低/无应答者,采用10μg×3乙肝疫苗再免疫为最优策略。敏感性分析显示,对乙肝疫苗低/无应答再免疫优选策略影响大小的参数依次为:低/无应答率、疫苗接种率、抗-HBs阳转率、贴现率、检测费、疫苗接种费。   结论:   1、HBV母婴传播阻断方案中,对孕妇筛查HBsAg,阳性之新生儿采用10μg乙肝疫苗与100IUHBIG联合接种,阴性之新生儿单独接种10μg乙肝疫苗为成本效益最优的策略。   2、如果考虑对乙肝疫苗接种后的低/无应答者再免疫,对婴儿中的低/无应答者接种1剂10μg乙肝疫苗,而成人中的低/无应答者接种3剂10μg乙肝疫苗,为优选策略。   3、免疫接种率和阻断率是HBV母婴传播阻断优化策略的关键参数;而人群低/无应答率及接种率是再免疫优选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4、本研究构建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对HBV母婴传播阻断以及乙肝疫苗低/无应答者再免疫策略的定量优化具有显著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5、本研究注重了模型参数的权威性,并首次尝试将Meta分析应用于参数综合,增强了决策分析模型运行结果的可信性。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Network,BP-ANN)胃癌预测模型的预测因素在徐州地区农村居民中的分布现状,并掌握村民有关胃癌防治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