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的水相关性质预测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性质预测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研究,准确预测分子性质在化学信息学的各个应用领域中都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工业应用,环境工程及药物设计等。近年来,数据驱动方法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的落地应用,加速了各个领域信息的交叉融合,也为分子信息获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利用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分别对微波作用下超临界水的热力学性质,化合物分子的水溶性和水合自由能进行了预测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微波与超临界水相互作用过程的微观信息获取。我们发现超临界水的温度与微波电场强度呈现指数关系变化;微波加热过程中微波能转化为系统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两部分,其中约40%的微波能存储在分子间势能;超临界水的扩散呈非线性波动。其次,使用e-dragon分子描述符作输入变量,构建Ada Boost、XGBoost、Light GBM和Cat Boost机器学习算法的定量结构性质模型预水溶性。结果表明,后三种模型预测性能超过Ada Boost,Cat Boost模型的拟合性能最高,稳定性更好,具有准确预测化合物水溶性的优势;通过模型给出的特征重要性排名,发现脂水分配系数描述符是影响化合物溶解性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RDKit分子描述符作为输入参数,基于Ada Boost、XGBoost、Light GBM和Cat 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定量结构性质模型预测水合自由能。结果表明,Cat Boost预测效果较其它三个模型最好,Cat Boost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更小,泛化能力更强;实验中用到的RDKit分子描述符可以更有效的表征水合自由能。综上,通过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对水的相关性质的预测研究,可以为腐蚀性、爆炸性、高温、高压和微波辐照的极端环境下的分子性质预测提供理论参考,也能为应用于大规模数据量的分子性质准确预测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本文运用信息科学融入分子动力学的交叉优势为预测分子的理化和生物性质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下主持人角色身份出现一定程度的泛化。传统广播电视主持人受到不断涌现出的跨界主持人、网络主播等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当下,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如何明确自己当代的新定位,从而进行更好的主持传播?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借助巴赫金狂欢理论,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观照当下传媒背景,探讨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当下应当具有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本文共分为6个章节。首章为绪论,讨论了研究背景、研究
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速度带来的多变性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人类精神本质需要的情感在其中的生存现状也变得岌岌可危。面对着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人际间情感淡漠及情感需求与日俱增的现实境遇,作为指引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电视媒体关注情感危机现象,推出了包括《朋友请听好》在内的一系列情感类节目,旨在为人们搭建一个情感能量互动与情感心理满足的交流平台。本文以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朋友请听好》为研究文本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媒介环境渐趋复杂,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与兴趣逐渐下降,如何在当下媒介环境中脱颖而出是每个主持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媒介环境怎样变化,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始终离不开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承担着贯穿节目始终、展现节目主旨的责任。我们要充分了解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属性,并能在不同的角色设定下把握好其特性。就电视文化类节目而言,其主持人更应充分结合节目实际,更好地去体现节目宗旨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渐渐地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与普遍喜爱。作为专题节目核心组成部分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做到一专多能,通过各种语言表达技能和方式方法充分展现出节目所表达的主题和特征。本文以本人毕业作品《云朵上的羌寨,从沉睡到觉醒》为例,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分析、归纳、解读在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特点。本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时机,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其中,自媒体博主李子柒作为自媒体行业的佼佼者,不仅影像风格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且凭借其自创的“古香古食”系列短视频获得海内外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截至2021年4月,全球粉丝数已经超过1.3亿,成为年轻一代利用短视频影像传播中国故
随着网络节目的蓬勃发展,“互动”成为网络视听内容的内核,多版本和衍生类网络访谈节目随之增加。网络访谈节目深受大众喜爱,在网络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与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独特风格与语言策略密不可分,节目主持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从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出发,运用语用学中的语用策略等理论,以近三年受关注的网络访谈节目为研究语料,探究角色新特征背景下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模式以及使
自1931年抗战爆发以来,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程度的不断加剧,全国各族同胞被迫发起反抗。同时,国内的有志之士便撰写了大量传播抗战思想,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论著,各地政府也积极创办地方报刊,投入抗战建国的潮流之中。《西康国民日报》于1939年10月10日“双十节”正式创立。本论文以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大部分组成。“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
纪实类节目是近几年电视荧幕中极为活跃的一种节目类型,在新闻节目、专题片、纪录片当中几乎都可以看到纪实性的存在。纪实类节目存在的价值在于对过去或现存事物的记录,从而还原并揭示生活本身所富有的内涵和价值。新媒体掀起的创新狂潮,使得纪实类节目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而在这中间,主持人担任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主持人只有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并实现角色的个性化塑造,才能在多元背景下占据牢靠地位。本文结合笔者毕
《经济周报》是1945-1949年间上海出版发行的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性经济刊物。目前,该刊物已有相关纸质版和电子版出版发行,但学术界对其缺乏专题系统研究。《经济周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内容是对这一时期国内外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综合研究报道。例如,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国际经济问题中的美国与英国、苏联与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
漕运史研究是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自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漕运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论著围绕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河道整治、漕运管理等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漕运对大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伴随漕运史研究的深入,不少与之相关的史料文献先后被整理汇总和出版,催生了运河学的产生和发展。系统梳理和回顾总结这些学术成果,对把握当前研究现状及指导今后大运河漕运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