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环境问题也随之加剧。城市森林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城市森林进行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的关键,也是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南部山区对济南市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和泉水补给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受限,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持续进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
【基金项目】
: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SDGP3701912019020002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环境问题也随之加剧。城市森林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城市森林进行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的关键,也是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南部山区对济南市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和泉水补给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受限,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持续进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补偿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研究以GIS技术为支撑,以2019年南部山区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相关软件对其进行解译和分析,建立南部山区地理信息数据库。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形成数值化的评价结果;基于生态补偿相关基础理论,根据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对南部山区生态补偿提出科学的标准核算方法。最后,研究通过分析南部山区城市森林与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森林规划策略与生态补偿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信息数据库通过对2019年南部山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南部山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湿地、水体、不透水面、裸地8种生态系统类型,提取其中林地、草地、灌木、湿地、水体,整合为城市森林的研究范围。进行监督分类,将城市森林分为道路绿化林、附属庭院林、景观游憩林、生态公益林、生产经营林5种类型。其中,道路绿化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17.49%,斑块数量众多,以中小型斑块为主;附属庭院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1.57%,面积较小,且形状较为规则;景观游憩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10.15%,以大中型斑块为主,形状规则且连接度高;生态公益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61.22%,在城市森林中占优势地位,分布较为均匀;生产经营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9.57%,斑块数量较少,破碎化程度低。2.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1)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研究选取33个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得出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评分为7.70。因素层中:城市森林景观结构权重值为0.6750,综合评分为7.63;城市森林综合效益权重值为0.3250,综合评分为7.83。准则层中:城市森林绿化定量权重值为0.6138,综合评分为7.58;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权重值为0.2393,综合评分为7.74;城市森林结构特征权重值为0.1469,综合评分为7.70;城市森林生态效益权重值为0.6889,综合评分为8.06;城市森林经济效益权重值为0.1737,综合评分为6.89;城市森林社会效益权重值为0.1363,综合评分为7.88。(2)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研究以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框架为基础,结合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城市森林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根据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分布式核算方法,概括总结和各项指标的生态补偿价值量的评估公式和相应的参数设置。(3)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规划策略与生态补偿对策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出南部山区城市森林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1)城市森林建设质量较低;(2)城市森林景观破损严重;(3)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不合理;(4)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存在短板;(5)城市森林经济效益水平低下;(6)城市森林社会效益未得到全面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6条城市森林规划策略:(1)提高城市森林整体质量;(2)优化城市森林景观格局;(3)丰富城市森林群落结构;(4)补齐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短板;(5)发展现代化农林牧渔业;(6)保障城市森林社会效益有效发挥。并总结出生态补偿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城市森林生态补偿能力不足;(2)生态产业经济效益低;(3)社会效益在生态补偿中未能充分体现。并提出了3条生态补偿对策:(1)提高城市森林生态补偿能力;(2)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产业;(3)大力发展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十分巨大的。统计显示,我国建筑业能源消耗在全生产消耗量占比三分之一,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较少,且节能建筑合格率较低,建筑实际能源消耗的数值也远高于西方国家水平。这种粗放式的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等问题发生。为了实现环境、资源和能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都增强了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力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时期,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是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要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少、对劳动力依赖低等优点,受到政府的推崇和开发商的青睐。整体卫浴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部品部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及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较多,主要是集中在施工技术、增量成本、全寿命周期等
2015年以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在我国普遍展开。其在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饱受“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对村庄原有的区位、经济、资源等问题缺乏研究”的诟病,急需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进行完善改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引起了村民出行变化。因此,可以从村民出行变化的视角来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完善与改进的问题。本文以山东某县近4年建成的5个新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继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各类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及娱乐的重要场所,其能耗问题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中有20%以上是建筑能耗,其中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其他建筑单位面积能耗的2-4倍左右,而在公共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其总能耗40%以上。因此,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对于降低公共建筑能耗以及我国能源
在多、高层结构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平面布置灵活、较好的整体性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在建筑业中备受推崇,建筑工业化也因此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一般采用湿连接现场浇筑节点混凝土,梁柱的连接在设计上等同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刚接节点。但现场浇筑施焊作业量大,施工效率低,工人施工经验及培训不足,现场施工质量很难得
采煤塌陷区是因地下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形成的区域。塌陷区的形成不仅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失去耕种能力等问题,还严重制约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塌陷区,使之发挥良好的生态景观效益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条途径。塌陷区治理有多种方式,主要有土地复垦、建设再利用、景观重构等,其中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作为集多种治理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其良好的适应性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逐步扩大。污水作为建筑供暖空调的理想低温冷热源,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然而,污水的成分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各有不同,在其利用过程中导致换热设备的结垢、热泵性能降低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研究换热面上污垢沉积特性,主要包括影响污垢沉积特性的因素及换热面上污垢沉积机理等内容的研究。对于换热面上污垢沉积的研究,前学者多以
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为RP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以及高延性的特点。在设计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的配筋时,需要配置更高强度的钢筋进行匹配,以便充分发挥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的性能。HRB500级钢筋不仅具有高强度,同时具备较好的延性性能,将其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形成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目前,对HRB500级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性能的研究主要采用试验方法,但试验方法周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积极探索发展不同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实现传统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尝试着通过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去库存”来缓解我国钢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施工面积的不断增加,各类质量问题也逐年显现,影响了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BIM与精益生产方法,对施工质量管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某公司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成为建筑物技术领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旧有建筑物的移位改造工程以及对古建筑的文化保护越来越重要。而托换技术作为移位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也愈加显著。在建筑物移位改造的研究中,目前关于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托换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较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托换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课题组对轴心受压柱组装式钢托换节点进行了许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