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i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目前,AS、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而且有低龄化的趋势。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约为1300万人,我国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国之一。据流行病学报告,在我国每小时约3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向年轻化发展。本实验中所用的益气活血方是恩师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根据胸痹患者大多年老气衰,并兼有血瘀的病理特点,筛选出具有补气通阳、活血化瘀功效的基础复方。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首选硝酸酯类药治疗外,选用对证的中药汤剂,可以随时根据患者的各种兼见症加减应用,灵活多变,对肝功肾功也无明显的损害。大力发展中医药学的优势,开发出具有临床应用广、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中药方剂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以往的研究中,仅对本方的临床效果进行了临床疗效的观察,并未对其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进行研究,更未复制动物模型进行更加系统、精确的统计,本实验就本益气活血方在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防治作用方面进行了动物实验,进行了理论探讨。本方剂以黄芪为君,可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活血通络,祛瘀而不伤正气;配以活血祛瘀之丹参、行气之川芎为臣药,助君药补气活血,尤其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其可入血分理血中之气;桂枝温阳化气,通阳利水,红花可活血祛瘀,与宽中行气之陈皮为伍,共为佐药,陈皮可防益气补血药滞气,有碍脾胃运化之功;使药是养血安神之枣仁,几药合用,使气充血行,共奏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该方配伍严谨,补中有散,补而不滞,行血而不破血,确为气虚血瘀之基础方。气和血的关系是相互资生、相互维系的。气能摄血,血能载气,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若有气虚血瘀脉证时,患者往往有高粘血症、微循环血流缓慢。在应用益气活血药后,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纤溶活性,防止血小板集聚,改善微循环。临床上,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血瘀证,其中气滞(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火热、寒凝与血瘀证发生关系极为密切。血脉瘀阻,血行不畅是其基本病机变化过程。导师在近四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冠心病患者多以老年为主,老年患者多虚象明显,且以气虚为主,所以方中黄芪剂量最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黄芪为君药的复方制剂中,黄芪可以使血小板的黏附率明显降低,抑制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环,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脂代谢并营养心肌。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高脂血症模型,探讨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从生化、病理形态学检查、放免检测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等方面观察导师经验方对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此益气活血方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并与中药降脂药脂必妥和西药氟伐他汀进行比较。方法:给家兔喂饲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通过生化、放免检测从血管活性物质方面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利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家兔主动脉的形态学变化;用沉淀法检测血细胞天然免疫功能;利用RT-PCR法检测VCAM-1 mRNA的含量。结果:动物实验中高脂血症模型组的血脂谱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降低,组织学切片有形成斑块的明显特征,血浆的6-Keto-PGFl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而CRP、TXB2、ET含量比正常组要增多,VCAM-1的表达比正常组增强,RBC-C3bRR明显下降,CIC含量则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中药高剂量组中TC、LDL-C升高,CRP、ET含量增多,RBC-C3bRR增高,CIC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中药低剂量组各指标变化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有向愈趋势;中药对照组的TXB2、ET含量、VCAM-1的表达、RBC-C3bRR和CIC含量与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对照组的TC、LDL-C、6-Keto-PGFla、、CIC含量与中药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TG、HDL-C、TXB2、ET、VCAM-1、RBC-C3bRR、CRP与高剂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临床观察的益气活血方组与脂必妥组之间除心电图疗效无明显差异外,其它指标均优于对照药。临床中可以随时根据患者的各种兼见症加减应用,灵活多变,对肝功肾功也无明显的损害。所用的益气活血方通过降低血脂,减少代谢异常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以恢复内皮功能,抑制斑块的进一步发展、防止炎性细胞黏附,抑制血小板聚集,来改善血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从而稳定斑块,使AS的发生发展的进程得到抑制并缓解,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