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自2008年试点以来蓬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绩效评价一直是个备受关注和模糊的问题。Zeller和Meyer(2000)提出了著名的小额信贷绩效“三角架构”,其中包括可持续性、社会福利和覆盖面。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出现了正规金融机构微型化和小额贷款机构正规化的趋势,小额贷款的绩效也应有新内涵。我国正在发展普惠金融体系,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对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不仅填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空白,而且通过其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加速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协同效应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是指单个小额贷款公司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由此提升自己的经营绩效,扩大覆盖面;宏观层面是指从区域经济整体来看,区域内所有小额贷款公司与所有商业银行形成协同发展的关系,实现双方共赢,加速了区域内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小额贷款公司的微观协同效应体现在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绩效评价新维度:本文在Zeller和Meyer的三角架构中加入微观协同效应,构造了“膨胀三角架构”理论,DEA模型具体选择指标为银行融资。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运用DEA模型计量2009年109家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绩效。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协同度模型是协同效应的宏观体现。本文将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和正规金融机构视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两个子系统,利用协同度模型测量两者间协同发展的程度。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和正规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最后本文政策建议分为小额贷款公司和政策执行者两个层面。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加强管理和人才建设,重视开发适合小额信贷的贷款技术;政策执行者应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减轻税负,并实行差异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