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停留在语言修辞的层面。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只关乎一些特殊文字,其本质是对语言的“修辞”作用,独立于人类的认知系统。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被提升到认知的角度。此外,在该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更为之后的大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本研究对大学生就业语篇进行历时分析,以探索隐喻在不同阶段的使用特征并从中探究人们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观念和思潮的变化。自1978年以来,过去的40年大概被分为三个阶段,即80年代、90年代和现代。在每个阶段,作者分别搜寻了八篇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新闻报道,自建三个小型语料库,作为该研究的数据。批评隐喻分析框架被用来识别各个语料库的主要隐喻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相应的概念隐喻。最后,作者对三个语料库的主要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露不用阶段隐喻使用状况的异同点。与研究问题相呼应,论文概括出三个语料库中主要隐喻类别的概念隐喻。通过对这些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旅途”隐喻和“斗争”隐喻在三个不同阶段都有出现,但是目标域不尽相同。此外,研究还发现其他一些不同点,例如“饭碗”在80年代和90年代频繁出现,但表达的含义截然相反;社会关系隐喻在80年代和现代有不同的源域,而水流隐喻在90年代和现代目标域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出隐喻背后暗含的概念和动机,揭示了以隐喻使用者为代表的社会大众对三个不同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态度。结果显示,在80年代,国家实行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大众认为虽然缺乏择业自主性,大学生不用为工作担心;90年代被视为一个过渡阶段,虽然国家不再对大学生包分配,但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今,社会普遍认同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竞争异常激烈,毕业生必须为寻找工作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