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病残率[7]。适时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大意义。侧枝血管的产生和募集可有效降低脑梗塞发生率,加强缺血半暗带血流供应,保护缺血区域脑组织[9]。因此,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责任血管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的了解,可更精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决定临床治疗方案,为判定疗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目的采用DSA手段,研究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责任血管解剖学分布、侧枝循环建立模式及影响其建立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血压,纤维蛋白原、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通过DSA定位责任血管,观察侧枝循环建立模式。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研究纳入患者300例。其中单纯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狭窄患者214例,占71.4%;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后循环)患者43例,占14.3%;前后循环系统共同狭窄患者43例,占14.3%。其中,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14例,占38.00%;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86例,占28.67%;椎动脉狭窄患者43例,占14.33%;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共同狭窄患者29例,占9.67%;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共同狭窄患者14例,占4.67%;大脑中动脉及椎动脉共同狭窄患者14例,占4.67%。2.脑血管狭窄程度与侧枝循环建立显著相关,T=12.812,P=0.002;脑血管狭窄程度的不同和侧枝循环建立类型显著相关,P=0.003,OR=4.416。3.经DSA确诊的脑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或闭塞时,不同部位侧枝循环形式发生率依次为:大脑前或(和)后动脉软膜吻合占73.3%,新生血管占13.3%,前、后交通动脉占8.9%。4.侧枝循环建立与否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别为:舒张压、吸烟史、纤维蛋白原。LogisticP=-0.165+1.108X1(吸烟史)+0.916X2(舒张压)-1.721X3(纤维蛋白原)。舒张压(OR=2.501、95%CI:1.632-3.839、P=0.000)、吸烟史(OR=3.040、95%CI:1.513-6.066、P=0.002)、纤维蛋白原(OR=0.178;95%CI:0.062~0.531)。结论1.颈内动脉系统狭窄发生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患者,其中大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下级动脉;在不同侧枝循环模式中,软脑膜侧枝吻合发生率最高。2.脑血管的狭窄程度与侧枝循环的发生率及级别呈正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舒张压及吸烟等为侧枝循环的建立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其作用时间与侧枝循环建立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3. DSA作为单纯检查手段用于颅内外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的评估对于指导无介入治疗指征患者的二级预防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