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针对一个远离城市、又无资源优势的皖北的村庄W村的实地研究。它以村庄的发展历史为纵轴,以当前我国的现代化特点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为背景(横轴),探讨在“传统”与“现代”两种社会特质并存的社会时空中乡村社区内外源动力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是如何排斥、分化、选择性吸收与内生性发展的。 研究中,笔者发现,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W村在经过改革初期的初步发展以后需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时,社区原有的的结构与功能的耦合所能提供的“能量条件”已呈明显的“力不从心”的状态。此时需要寻求新的“能量条件”。而这种新的能量一方面来自子系统外部动力源的输入,另一方面来自于内外源动力聚合下的社区结构的调整与变迁。而恰恰是在这个外源输入和社区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社区系统内部原有的结构平衡被打破,而新的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可以替代原有结构所承担的各项功能的机制却又由于缺乏支持的社会基础而无法建立,从而导致村庄在“破”与“立”的过程中“一片瓦砾”的混乱和无序现象。而欲谋求此时W村的发展,建立在其自有文化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适应性调整和“社区共同体”的恢复与重建则是关键性的。本研究得出结论认为,W村自有的文化传统为其内发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新型的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资本、社区共同体的恢复与重建、村民自治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基础上的运作和政府的政治行为及其运作机制以及其他支持系统的调整则是其内发动力得以形成的根本途径。而W村村民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现代化则是W村实现内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它也是W村其他动力要素得以聚合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