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小说的哥特式特征研究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07.10—)是加拿大短篇小说大师,在对现实的书写中,门罗关注普通人的情感生活,透过细节探寻社会问题的症结,凭借普通人的情感纠葛来反映多维度的人性问题。本文试图以艾丽丝·门罗及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为对象,解读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式特征,进而阐释门罗作品与加拿大文学体系的连结以及其创作与欧美文学哥特式传统的渊源,剖析作者独特的哥特式特征及其小说中的“黑色”演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从艾丽丝·门罗小说的哥特式特征的源头入手,围绕门罗的三大哥特式特征展开,找寻其哥特式特征所启发的现实意义。绪论部分,分别考察门罗及其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哥特式特征的要点,梳理国内外门罗研究的相关文献。正文第一章主要对门罗小说的哥特式特征进行溯源,从文学渊源、国家背景以及个人体验三个方面分析门罗小说中哥特式特征的来源。第二章为本文中心,主要围绕门罗小说哥特式特征的三大表现,即女性哥特式特征、南安大略哥特式特征以及现代化哥特式特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女性哥特式特征承载着女性意志的觉醒以及它对现行父权制社会体系的抗争;南安大略哥特式特征是从个人现实经历出发,阐释多层焦虑引发的现实非理性与异化问题;现代化哥特式特征展现出作者对哥特式叙事和哥特式文本的创新,更表达了当代哥特文学生活化的倾向。第三章探讨门罗小说的哥特式特征的意义作为本文的尾声,主要从社会发展和人性道德两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在概括源头和内容的基础上,探寻门罗如何凭借哥特式特征本身的矛盾性来刻画当代社会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与此同时,本文把握哥特式特征与人性伦理道德的连结,观照门罗如何运用哥特式特征来揭示人性异化以及社会非理性形态。作为门罗小说的重要创作特征之一,哥特式特征饱含了门罗真切的生命体验,反映出她对人类本质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度思考。对门罗小说的哥特式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不仅有助于把握门罗对加拿大文学传统的承继以及英美文学对她的系统性影响,还能进一步探讨和总结门罗创作特征的生成过程与具体形态。门罗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关涉到当代人的诸多黑色病症,对其哥特式特征的研究同样是对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人生价值的关注。这既对门罗作品的特征研究有一定帮助,更有机会进一步观照作者对时代和人性的审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的隐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用一种事物来暗喻另一种事物,即在此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受或者想象到彼类事物的方法。艺术设计中的视觉隐喻是设计师们以有创意的艺术形式,隐晦而巧妙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识,在实现设计思维高度自由化、视觉表达新维度的同时,为观众呈现一个丰富的、多重的意义世界。
<正>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在其田园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当时的士族文人不仅生活颓废,而且在精神上没有寄托,所以渴望在道家思想中找寻安慰,又或者尽兴山林,归隐田园,躲避现实。因而,在当时山水诗和田园诗流行的时候,陶渊明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决定隐居山林,开始归隐的生活。陶渊明开始成为这些文人士大夫的卓越代表,在持久的田园生活体验中,逐渐对归隐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不同时期
期刊
<正>二〇一八年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华读书报》向我约稿,我写了《亲历唐诗研究的黄金时期》一文,介绍入研以来所见到的学风变化。这一变化肇始于以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为代表的兼顾文史以追索唐代诗人生平与唐诗写作事实的追究,引起对唐诗辑佚、辨伪、系年、校注等工作的全面展开,并推进从文本解读到宏观评述、理论探讨的全面繁荣。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工作,结识并了解相关学者的各自成就,能有机会作一番回顾,表达
期刊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督导中报告了自己的感受:咨询过于单调乏味,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单调、乏味且碎片化被督:“抱歉这次我没能更早发来逐字稿,因为每次我打开文件都不愿意去整理。几次打开又关上了,导致我最后个案报告发迟了。”督导:“咨询中发生了什么?”被督:“来访者只是重复地说对工作的感觉,非常细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我
期刊
本文就确定形成边沿到中心的剥离的“牛眼窗”图形的几个原因进行了研究。为某些膜在一个平行极板反应离子腐蚀系统中被腐蚀时,观察到在出现 “牛眼窗”效应的情况下,腐蚀速率从片子周边到中心单调地下降。研究发现,基片边沿反应剂密度值高于中心区的局部反应剂浓度梯度是导致所观察到的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该浓度梯度可认为是反应剂引起的二个现象和损耗机理的结果。反应剂引起的现象是:(i)“局部过热”(热点)。对等离子
期刊
引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新闻报道更有现场感、立体感、节奏感,增强真实性、可读性。不同的引语形式有不同的作用和运用方法,本文阐述了引语的含义、分类、作用,分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使用引语,以提升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与理解力。
<正>本文通过回顾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生自1978年以来总计选派68人次援助非洲马达加斯加的优秀典型和感人事迹,阐述中国医生和非洲民众患难与共、守望相助,谱写了中非团结友好、共克时艰的故事。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学习新时期中非合作的新政策,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一带一路、健康之路,保障中国其他各领域人员在马达加斯加期间的生命健康。
期刊
<正>(接上期)3传统中国文化在新经济中的作用3.1从劝农、劝学、劝业到劝创业自先秦时代以来,中国就有劝农、劝学与劝业的传统。我国自古都以"重本抑末"为基本国策。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也形成了一些传统,劝农便是其中之一。劝农制度据说始于后稷,在西周开始了"籍田"。"籍田"是每年的孟春之月(农历一月),举行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向上天"祈谷"。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