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玲珑》杂志看民国三十年代女性的服饰审美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在民国广为流行的一本女性图画周刊,在1931年至1937年的七年发行时间,见证了民国服饰由“中”到“西”的重要转变历程。《玲珑》杂志所刊载的中西方女性的服饰与身体图像,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国女性对当时的服饰现象所发表的评论,为美学研究中的服饰审美领域补充了更加细致的研究文献,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也就是说,《玲珑》是我们考察民国30年代女性审美意识变化的重要资料。本文首先对《玲珑》的五个特征作了简要介绍,还将《玲珑》与《妇女杂志》和《良友》杂志分别作了女性杂志类型和画报类型的对比。然后,对《玲珑》所包含的图文信息进行详细解读,并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玲珑》的民国女性服饰信息和民国女性潜在的审美意识变化。第一,《玲珑》中有关服饰的文字信息,包含了服饰常识、服饰资讯和服饰评论三大内容。服饰常识和服饰资讯主要由《玲珑》杂志的编辑执笔,为民国女性传播最新的服饰信息和穿着打扮的注意事项。服饰评论主要来自民国女性对当时服饰的各种评价,按是否接受西式服饰和西式服饰形象可分为有中立派、支持派和反对派。第二,《玲珑》中的服饰图像非常多,除了杂志娱乐栏目刊载的西方女性服饰照片以外,其余大部分是《玲珑》作者和读者发表的真实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流行的不同服饰。其中,旗袍是《玲珑》中出现最频繁的一种服饰,穿着旗袍的人群从明星、名媛到普通女学生不等。以《玲珑》的旗袍服饰形象照片为例证,对1931年至1937年的旗袍分别作了整体和个案分析。然后从30年代旗袍的“线条”元素出发,牵引出中西审美观念的冲突和包容,阐释了旗袍取代“文明新装”成为近代典型女性服饰的原因。除了旗袍以外,《玲珑》其他服饰图像可分为中式服饰和西式服饰,但中式服饰图像的数量远远不及西式服饰图像。第三,除了服饰本身的图像信息以外,其实《玲珑》还刊载了其他类型的图片。我将它们分为三类女性身体图像,即一丝不挂的裸体图像、被服饰装饰而可以突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图像和在各种运动场景中的女性图像。本文在分析它们分别对民国女性的身体审美意识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大量列举了《玲珑》中的民国女性身体和西方女性身体的图像作对比分析。综上所述,通过《玲珑》杂志的图文信息和传播方式,我们了解到民国30年代女性服饰的各种情况和审美意识的转变。
其他文献
艺术学理论民族学理的建设,既是学科自身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艺术实践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很早就有从综合的文化的角度认识艺术活动的传统。艺术、审美、生活、
本文是对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确定工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方式,阻抗矩阵法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同时介绍了继电保护的
经济犯罪属于法定犯,各国针对此类犯罪都有相应的刑罚配备。合理的刑罚配置能有效抑制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现代各国刑法都建立了适合经济犯罪的刑罚体系,
《日出》以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观察和及时反映、以对现代都市社会人生世相的深刻揭示和对光明未来的强烈渴望与憧憬,具有了现实主义艺术的巨大的历史深度,无论在曹禺的创作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日益加快,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也进一步释放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据统计,占我国私营企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
猪肺炎支原体的表面抗原基因 P46基因可引起宿主早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分子量约46 k Da。根据 Gen Bank 公布的 P46基因序列设计1对能扩增 1 377 bp P46结构基因的引物(5: G G C A A G C T T C A G G T T G T G G A C A G
钢管切削加工过程中,夹持效果直接决定锯切质量及锯切效率。本装置将液压夹紧同步成功转化为机械同步液压夹紧。通过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新型钢管排锯机夹紧装置的设计研发过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南缘侏罗系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部分层段烃源岩较好,并已发现油源贡献,勘探前景较好。本文在前人基础之上,依据有机地球化学及有机岩石学的实验室分析测
强制许可实施专利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专利权利限制制度。强制许可符合专利授权的根本目的,有效弥补了专利垄断的制度性缺陷,对保障基本人权,促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平衡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