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机组不同供热方式的性能分析与节能优化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300MW机组在节能调度中劣势日益凸显,热电联产成为对其技术改造的关键突破口。为保证机组供热改造过程科学合理,本文以某电厂300MW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供热方式的选取、配汽方式的调整以及对常规供热系统的深度优化等方面的相关工作。首先,基于AspenPlus流程软件,利用机组设计数据建立机组热力系统模型,主要对汽机本体、回热系统、供热系统、轴封系统以及系统压降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模型仿真采取数学建模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利用Aspen Plus内置工具ASW实现Excel与Aspen Plus软件的数据交互。通过误差分析验证该模型以及建模方式准确可靠,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对机组不同供热方式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了再热冷段抽汽供热(简称“冷抽”)和再热热段抽汽供热(简称“热抽”)两种供热方式。首先对所要研究的不同供热方式的热电负荷关系进行计算,绘制供热工况图,并限定之后研究的热电负荷范围。接着在此范围内,从电功率角度出发,对机组热经济性指标以及机组结构性能指标进行计算,综合分析不同供热方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得到冷抽方式优于热抽方式的结论,并在供电标准煤耗的研究中指出该类型机组供热改造设计时供热量最少要高于30t/h。最后引入一次能源相对利用率指标,从系统角度对供热方式的对比进行评价,验证冷抽方式更值得推荐的结论,为同类型机组的工业供热改造设计提供指导。然后,在供热方式及热力系统确定的基础上,研究了机组供热改造后配汽方式的优化调整,以供热机组热耗率为指标,通过改变阀门开度和主汽压力采集热力参数,绘制了热耗率与主汽压力的关系曲线,总结得到不同负荷下的理论最优配汽方式,并对理论分析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为机组今后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对常规供热改造设计进行拓展性研究,对目前工程中供热改造设计的不足进行探讨。首先利用(火用)分析对汽轮机组及其热力系统进行节能诊断,计算主要设备的(火用)效率和(火用)损率因供热引起的变化,找出需要改进的对象。接着针对该对象,基于夹点技术从系统层面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即改造加热器本体或者对高压加热器增加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改进后的机组热力系统进行热力分析,验证增加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改进方案的合理性,为机组供热改造的深度节能优化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对医疗废物焚烧底渣进行毒性浸出、二恶英含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医疗废物底渣的毒性浸出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限值,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006年度国内一、召开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4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