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趋严重,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国家已达成共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鉴于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应运而生,由此确立了可实现碳减排的三种合作机制。此后,碳排放权交易便在各国陆续发展起来,这也对碳会计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要求。而截至目前,国内外都尚未出台碳会计准则或制度。碳排放权负债对碳会计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故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碳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还能进一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的规范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总结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按照“现状——分歧——分析”的思路,对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确认上,存在的分歧主要有两处,一是企业免费获得碳配额时是否存在现时义务,是否应确认一项负债;二是与排放相关的负债确认时点问题。企业加入减排机制,要求企业在履约期结束向政府交付与实际排放量相当的碳配额。企业在免费获得配额时,并未进行实际排放,企业可以通过其行为改变应承担的义务,故该义务具有不确定性,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确认负债。而在企业实际进行碳排放时才产生现时义务,应确认负债。在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计量上,存在的分歧为计量属性的和计量方法的选择。在计量属性上,主要有公允价值重估模型、公允价值非重估模型、历史成本模型和视持有意图而定模型。在公允价值重估模型下,能使得免费获得的碳配额和购买的碳配额的计量属性一致,同时使得碳排放权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相匹配,这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承担的义务大小,是更为合适的计量模型。对于计量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确认保持一致,在实际排放时以实际排放量的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其进行公允价值的重估。在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披露上,存在的分歧在于表内披露方法与表外披露内容的选择上。表内披露主要有三种方法:总额列示法、净额列示法、关联列示法。采用关联列示法的披露方式,在披露碳排放权资产与负债的同时披露净头寸,能充分反映碳排放权资产和负债的相互关系,避免虚增资产与负债,能将碳排放权资产和负债对财务报表比率的影响降到最低,且能反映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整体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更为合理的披露方法。在表外披露中,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碳排放权负债相关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碳排放权资产与负债的变动情况、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企业受到的惩罚、碳排放信息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碳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往关于碳会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资产端,对于负债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本文以碳排放权负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不足之处为只是研究了基于配额的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下的碳排放权负债问题,且对于实务应用的内容较少,实际上市公司的碳排放权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相关的数据不足。